王羽轻抚着胡须,眉头紧皱:“莫不是他犯了什么错,被陛下贬去做这等粗活?”
张进摇了摇头:“赵兄向来行事稳重,不会犯错,或许陛下有别的思量吧。”
这时,一直沉默的陈翰林冷不丁开口:“哼,就算有别的思量,那也不该派咱们翰林院里的人去。这传出去,岂不让其他衙门看笑话,说咱们翰林院的人都去种地了。”
李翰林微微颔首,声音压得极低,像是生怕被旁人听见:“要我说,没准是他在朝堂上触了哪位大人的霉头,被人暗中使绊子,陛下这才寻个由头把他支开。”
众人的目光一下被吸引过来,脸上都带着几分好奇与担忧。
“不至于吧?”张进满脸疑惑,忍不住反驳,“赵兄平日里与人为善,朝堂上也甚少与人起争执,怎会得罪人?”
大家交头接耳,一时间,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这时,资历最老的周翰林重重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不管是何缘由,怀瑾这一去,咱们翰林院便少了个得力之人。他的才学和为人,大家都有目共睹,只希望他此番不会受太多委屈。”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的忧虑愈发浓重。
不过才一天时间,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般飞速传回翰林院。
王羽手中的书卷“啪”地一声掉落在桌上,满脸震惊:“你们听说了吗?赵兄去种土豆了!听说那土豆亩产可达七八百斤呢!”
陈翰林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原本还在为赵云川“被贬”而幸灾乐祸的表情瞬间僵住,磕磕巴巴地说:“这……这怎么可能?”
李翰林也是一脸懊悔,喃喃自语道:“早知道是这样,咱们还在这儿胡乱猜测,白白为他担心了。”
张进忍不住笑出了声:“我就说赵兄行事必有深意,怎会是犯了错被责罚。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周翰林捋着胡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一来,此番定能立下大功。咱们之前还担忧他受委屈,看来是多虑了。”
陈翰林撇了撇嘴,心里虽有些不是滋味,但还是嘴硬道:“哼,就算是好事,这事儿也轮不到他一个翰林院的人去做,指不定是陛下一时糊涂。”
王羽白了他一眼,反驳道:“你就别酸了,这等功绩摆在眼前,谁能不眼红?赵兄能担此重任,那是他的本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赵云川感到高兴,之前那些无端的猜测和担忧早已烟消云散。
大家开始讨论起土豆若真能成功推广,将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众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张进突然一拍脑门,兴奋地说道:“你们说,等赵兄把这土豆种成了,咱们翰林院是不是也跟着沾光?毕竟他可是从咱们这儿出去的!”
李翰林嘴角微微上扬,点头附和:“那肯定的呀!到时候陛下一高兴,说不定还会嘉奖咱们翰林院呢。”
陈翰林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轻咳一声试图挽回面子:“那是自然,赵大人能有这番成就,也离不开咱们平日里的交流切磋,互相启发。”
众人听了,都心照不宣地笑了笑,没人去拆穿他之前的酸话。
周翰林神色认真,看向众人:“咱们也不能光在这儿干等着。赵大人在前方为土豆种植奔波,咱们在后方也得为推广出份力。不如收集整理一些各地风土人情、土壤气候的资料,方便日后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供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