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这点的周家众人从来不怪周伟珍带着娃回来打秋风,他们生气是因为她心思不对。
秦金宝的生父因为拐卖人口进了学习班,牛家庄也不复存在,所有不涉及拐卖案的社员都被打散送去别的公社接受再教育,那时周伟珍带着闺女小子回来天经地义。
收了她彩礼钱的三个兄弟要是不肯管她和三个娃,那才要被村里人戳一辈子脊梁骨,笑掉大牙呢。
可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贪图秦小妹身上那点儿好处,拼着牺牲掉闺女大毛一辈子的幸福也要赖在大溪沟村不走,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仅没能赖上秦小妹,还失去了俩闺女大毛、二毛的心,从此母女决裂,比陌生人还不如。
都说人生在世,总是一次一次与机会失之交臂,这话不假。
如果那时候周伟珍及时醒悟,带着秦金宝回娘家和三个兄弟商量再嫁,看在彩礼的面子上,娘家人也不会为难她。
可惜没有如果。
之前在牛家庄时只是听说秦小妹过得好,周伟珍都恨不得从她身上刮下块肉来生嚼活吞咯。
到了大溪沟村,亲眼看见她日子过得美,吃香喝辣,周伟珍怎么能甘心捞不到好处就打退堂鼓?
嫁给秦向国,他的房子和劳动力并不能打动周伟珍,最让她觊觎的还是秦小妹的工钱和彩礼钱。
虽说努力多次都没讨着好,可周伟珍并没有轻言放弃。
她嫁给秦向国留在大溪沟就是想打持久战,为了攻心,她没事儿就往村里散播些流言蜚语,想要逼迫秦小妹就范,乖乖让她和儿子金宝吸血吃肉。
血缘关系很神奇,一脉相承的东西,即便相似也会因为人的想法不同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
就比如同样是坚韧、不轻易放弃的品格,秦小妹这个闺女和周伟珍这个母亲的选择不同,就注定了两人的人生也大不相同。
如果不是老钱家出阴招找了于老六这个天生的演员来哄周伟珍,只怕她到现在还心心念念想着秦小妹的卖身钱和血汗钱,不甘心投奔娘家兄弟呢。
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周伟珍走到今天不怪任何人,只怪她贪心、区别对待自己生的孩子。
秦金宝这坏种都敢干出杀人的事了,她还当个宝贝金疙瘩不舍得放手;俩闺女眼看就要养成人了,她说不要就不要。
如果今天跟着她回娘家的是两个已经可以媲美成年劳动力的女儿,那至少在商量她们去留问题时,三兄弟不会吵得那么难看。
始终没见妹妹提起大毛二毛,周老大就知道姐妹俩被抛弃了,这让他很是上火。
在他看来,秦金宝这个性格古怪的残废才应该被丢掉。
妹子不仅厚着脸皮自己回来给娘家人添麻烦,还带来了这么个随时可能再害人的犯罪份子。
把眼看再养两年就能嫁人收彩礼的闺女白白留给大溪沟村,简直是疯了!
越想越想不通,周老大主动找到两个兄弟,三人商量着还得上大溪沟村去一趟,把大毛和二毛接回来。
那两姐妹都是勤快人,长大了也用不着操心什么。
等接回来就让她们代替母亲和弟弟干活儿,虽然比不上成人能干,但应该也能稍微弥补三家人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