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家是自己的,朝廷是自己的,应该自己来决断。
“好吧,张公公,这道旨意停了。”
孟知祥松了一口气,但皇上的话马上让他更懵。
“任圜,朕命你监国,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
任圜大吃一惊。
好端端的,监什么国呀?
况且,历朝历代,这监国,轮不到外人啊?
再况且,自己毕竟年轻,监国?孟知祥、李嗣源他们,能服气?
你想到的,皇上当然也会想到。
“封李嗣源为镇国公,孟知祥为辅国公,一并协助任圜监国。”
一口气把两个资格最老的,都封了国公。
张居翰赶紧拟旨,毛笔字龙飞凤舞。
皇上还嫌他写得慢。
“命李存信即刻返京,封为富国公,出任商务部尚书。”
“诏李嗣昭即刻返京,封为辅国公,出任监察部尚书。”
群臣大眼瞪小眼,明明是说西川的,怎么扯出一大堆人事任命?而且还新设了两个部?六部改成八部?
最后一道圣旨:“朕待各部官员就职以后,择吉日临幸西川,安抚蜀民!”
众臣这才明白,这么多人事调动,原来都是为皇上西巡做的准备。
不是,虽说乾纲独断,但是圣人这“独断”,那也太“独”了吧?搞得众臣个个都迷迷瞪瞪的。
心里只剩一句话:还好这些圣旨,都还算正常。
六部尚书里,吏部尚书张敬达、户部尚书王正言、礼部尚书李知柔,都没被封为国公,这也罢了,但是任圜,皇上明明说要任命他来监国了,怎么也舍不得封个国公?
地方上的,李嗣昭和李存信,那可是十三太保之列,封了国公,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身为宰辅的郭崇韬、安重诲,却都没被封为国公。
这也太反常了。
只有皇上自己清楚。
让这宰相管着一伙国公,孟知祥虽然是国公,但又不是监国,这样大家互相牵制,说话做事谁都不敢太任性。
权力适当分散,那么自己不在朝廷的日子里,就不容易出乱子。
各位国公里面,叩头时间最长、感恩心情最真挚的,当然就是刑部尚书卢汝弼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恩师出了乱子,皇上明鉴,居然没影响到自己!做了刑部尚书,已经是天恩浩荡了,今天居然让自己晋爵为“顾国公”!
大概皇上也知道自己不忘故国吧,谐音叫了个“顾国”。
啥都不说了,啥都不想了,皇上让咱干啥,立马冲到最前面。
其实李存勖让他做的“顾国公”,是奖励他为了朝廷四处奔跑,联吴联楚,探寻蜀国虚实,还有北上与辽国皇帝谈判。
诗人身份都不说了,门第高贵更不说了,只说这么好用的大臣,封他“顾国”不是很合适吗?
任圜上奏说起御道来。
“陛下,御道还没修呢。”
是啊,皇帝出巡,这皇帝走的道还没有呢,怎么出巡?
李存勖一摆手:“御道修理,没个一年两年,怎么修得好。朕现在就要出巡,也不想花这个冤枉钱。就是让地方上把路给平整一下即可。”
王正言松了口气,这倒是个省钱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