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个箱子被打开的时候,微微泛黄的纸张散发出淡淡的墨香。一下子就钩住了先生们的目光。
一尺长短的书册拿在手里和笨重的竹简相比,重量可以忽略不计。比起昂贵的绢帛,造价上更便宜。
一想到这十几辆马车装载的全部是纸质书,嗜书如命的先生们心头火热,不用乔欣吩咐下去,一个个主动上前帮忙。
“这,这些都是?”
旁边陪着的大小伙子解释道:“对,都是,老夫人拿来了的四十多本书,要求咱们每本都印刷了上千册。咱们村的牛车有限,一次性带不了那么多,只好多分几次运送。”
梁盛明随手捡起一本,指腹摩挲着微黄的封面,心下震撼不已。
《九经》两个大字用重墨标注,清晰了然。除此之外,整个书面,除了右下角有一个“万丛书斋”的印记之外再无任何修饰。
翻开书本,字里行间不见模糊的墨迹,大小一致的字体,书脚下居然都做了数字标记。
梁盛明一言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一本比拓印质量更好的书籍。
曾经在他南梁游历时,在某个大家族里见过,拓印书籍,但是比起自己拿起的这本书,他曾见到的那些拓印本,制作手艺显得比较粗制乱造。纸墨没有这么精良,字体之间的行书排版也没有这么行疏大气,干净整洁。
更不用说乔家一出手就是几万册!这已经比一个大世家的藏书阁还要多!
乔家一年前不还是个食不果腹的平民支家,到底是如何做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印出来上千本的一模一样的书册?
邹游那好奇的人问道:“不知刻一册书的造价几何?”
乔欣拦住扣无遮挡的小伙子,笑着跟对方说道:“反正比竹简和绢帛实惠,学院的先生若是想出版什么书籍,乔家免费帮你们刻印。只是收益方面的五五分成。”
乔欣大大方方的说出合作的条件,丝毫不觉得跟一群读书人讨论黄白之物是什么掉价的事。
一听免费出版,不少人心思异动,可乔家居然把他们的心血之作明码标价然后去的一半的利润是不是太市侩了些?
众人心思各异,却不影响彼此查看书籍的速度。
乔欣更是带人每辆车子上抽检一箱书籍,重点是看一看,有些没有污染墨迹,排版错误,漏印等常见的问题。
用来做教材和出售的书籍,她一向制定最严格的制作标准,来不得半点马虎!
好在雷窝村的人并没有让她失望,所有抽检的产品都没有任何问题。乔欣欣慰之余,也松了一口气。乔家的印刷坊算是直到此刻才算是彻底的建立起来了。
雷窝村建立印刷坊,最初不是一帆风顺。
最开始的头疼的是模板的材料问题,当下才发展出来的官方版刻都是以整版的木雕为主,一旦雕刻师刻错一笔,整个版面都得作废,前面的努力都得付诸东流。
这种制作法子,之所以这么多年没有广泛流传开了,是因为它不仅成本高,浪费更严重。可一本书没有几十两银子是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