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急切:
“我真的需要帮助,那个人,他杀了我的朋友,他要杀我,我发誓,我没有说谎!”
但是,路人只是摇了摇头,轻轻挣脱了黄毛的抓握。
他没有再看黄毛一眼,转身融入了人群,消失在了喧嚣之中。
黄毛呆立在原地,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绝望。
黄毛的心中充满了苦涩,他开始怀疑;
是否在这个世界上;
真的有人愿意倾听一个混混的呼救;
是否真的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一个曾经的恶人。
在巷子里的遭遇,如同噩梦一般烙印在心头;
黄毛知道,一旦被臧远走抓住,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黑暗。
他挤开人群,奋力向前奔跑。
但黄毛心里清楚,论长跑,他绝不是臧远走的对手。
自从臧远走更换了刀锋义肢,他的速度得到了惊人的提升;
那不再是普通人的奔跑,而是一种近乎于机械般的精准与高效。
然而,臧远走似乎并不急于结束这场追逐;
他像是在玩弄一只即将落入陷阱的老鼠;
刻意保持着与黄毛之间的距离;
不远也不近;
始终让黄毛处在一种既无法逃脱又不敢停下的煎熬中。
黄毛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肺部像是被火灼烧。
他想过停下来,借路人的手机报警;
但每当这个念头浮现,他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臧远走那张冷酷无情的脸。
黄毛知道,一旦停下,就等于放弃了最后的希望;
于是他只能选择继续奔跑。
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
黄毛不知道自己究竟跑了多久;
但他能感觉到,这是他人生中跑过的最长距离。
街道、人群、建筑,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眼前飞速后退;
但臧远走的身影却始终如影随形。
第一个阶段,在巷子里时,黄毛都只是心跳加速,肾上腺素激增,身体自动进入了“战斗或逃跑”模式。
第二个阶段,逃出巷子之后,黄毛变得惊恐与无助,随着追逐者的逼近,他开始意识到危险的真实性和紧迫性。
第三个阶段,疯狂逃跑的过程中,黄毛的恐惧转化为一种近乎本能的求生意志。
求生的欲望也达到了顶峰,它驱使黄毛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
第四个阶段:黄毛的心理压力与精神崩溃,随着追逐的持续,猎物的心理压力逐渐达到极限。每一次失败的逃脱尝试都会增加精神负担,直到精神崩溃的边缘。
这也是臧远走最兴奋的阶段。
此时,黄毛来到了最终阶段;
接受与解脱。
在捕猎者看来,当猎物意识到逃脱无望时,会进入一个接受阶段。
恐惧逐渐转化为一种平静的接受;
猎物开始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
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有时能够带来一种奇怪的解脱感;
猎物在最后的时刻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准备迎接不可避免的结果。
黄毛停下脚步;
不再奔跑;
他瞅准一个路人手上的手机;
一把夺过,开始拨打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