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瓶颈主要还是探测器的问题了,我们现在的探测器,是无法自主分析月壤数据的,必须将月壤给送回蓝星,随后在这边用专业的仪器,分析出月壤具体信息。
“但是这样一来,需要花费的时间就太久了,航天器一来一回,可能需要三四年的时间了。”
田镜山知道陈腾追求速度与效率。
于是将现在影响速度与效率的问题说给陈腾听。
他说的十分清楚,陈腾也都听明白了。
现在的太阴一号探测器,实际上就是搞清楚大致的情况。
搞清楚月球哪里有矿物质,哪里有熔洞穴。
就是这么简单。
矿物质的成分具体是什么样的,不属于太阴一号的任务。
这一处熔洞穴到底适不适合用来建立月球基地,也不属于太阴一号的任务。
那是后续二号三号的任务了。
“所以现在最好有个机器人,能带着专业仪器,去检测月壤的成分是吗?”
“是的。”田镜山苦笑着点头,“只可惜这个属于科幻,基本上不可能做到。”
机器人带着专业仪器检测月壤成分?
这未免太天方夜谭。
可别以为用专业仪器检测月壤成分,只需要将月壤放进某个专业仪器里,就可以将月壤的成分检测出来。
那就真的是科幻片了。
事实上,用专业仪器检测月壤成分的步骤是复杂的。
首先,要用微x射线荧光技术来快速挑选符合要求的目标颗粒,再用进行制样。
制作完成的样品,再利用3d-xRm和FIb-SEm联用技术获得月壤颗粒的三维形貌、结构与成分信息。
再运用SEm综合分析得到化学成分,然后综合利用Stxm、tEm和Apt技术继续分析。
总之就是要用到各种仪器、各种方法,进行各种成分分析。
部分仪器娇贵不说,操作也不简单。
机器人,可无法胜任这些工作。
且就算制造出来了机器人,也无法保证机器人在月球上会不会出现一些意外。
“有问过腾达研发中心机器人部门的涂教授吗?”
“问过了,他和我说还不如把他送上去操作。”
田镜山像是想起了当初涂教授的回答,忍不住笑出来。
陈腾:“那他有没有说过具体的难度?”
田镜山:“他说从头到尾都是难度,以目前的机器人水平,根本无法胜任。”
好嘛。
这难度真够大的。
“那探测熔洞穴的机器人制造难度如何?”
“这个难度要低一些,不过也不好搞,检测成分这个机器人完全做不到。估计还是要让真人上去检测成分,我的建议是干脆在熔洞穴用机器人造几个临时基地,等人上去之后看看哪里没塌就把哪当临时基地。”
田镜山给出的建议让陈腾嘴角微微抽搐。
这还真是简单而又朴实无华的方法啊。
哪个没塌,就说明那里的坍塌风险更低。
在没塌的溶洞穴当中,检测其他所有熔洞穴的情况。
“了解了,带我继续逛逛吧。”
陈腾将机器人的难点记下,随后准备了解一下其他方面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