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吊钩的上升,箱子逐渐离开海底,被缓缓吊出水面。
当第一个箱子被缓缓吊上船,众人迫不及待地围拢过来,目光中满是期待。
海风轻轻拂过,带着大海独有的咸腥味。
箱子稳稳地放置在甲板中央特制的木质工作台上,周围的人自动让出一个圈,刘世杰和王景行站在最前排,眼神紧紧锁住箱子。
刘世杰手持一把小巧而坚固的撬棍,小心翼翼地将撬棍插入箱子缝隙。
随着“嘎吱”一声,箱子的盖子被缓缓撬开,一股夹杂着海水腥味与岁月沉淀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瞬间弥漫在众人周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层厚厚的防潮防撞织物,它在海底浸泡多年,早已腐烂不堪,颜色已经变得暗沉,部分地方还附着着一些细小的海洋生物残骸。
清理掉织物残渣,一件精美的瓷瓶出现在众人眼前。
瓷瓶造型极具特色,瓶身修长而优雅,线条流畅自然,腹部微微鼓起。
颈部细长,与腹部的圆润形成鲜明对比,口沿微微外撇,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只是在海水的长期冲刷与侵蚀下,原本锐利的线条变得柔和了许多,像是被岁月温柔地打磨过。
凑近端详,花瓶的胎质发生了明显变化。
原本洁白细腻的胎体,如今颜色已微微泛黄,就像被岁月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迎光透视时,那原本若隐若现的肉红色变得更加深沉,仿佛沉淀了几百年的时光。
仔细观察,能看到胎质中出现了一些极细微的小孔,这是海水长期渗透留下的痕迹,就像无数双微小的眼睛,见证着它在海底的漫长岁月。
用手轻轻敲击,声音不再清脆悦耳,而是带着一种沉闷的回响。
再看花瓶的釉色,曾经温润如玉的釉面如今多了几分沧桑,原本柔和的光泽变得有些黯淡。
青花发色依然浓郁,只是在海水的侵蚀下,蓝色中微微泛出一丝绿色,像是大海赋予它的独特印记。
仔细看去,青花图案的边缘有些许模糊,仿佛被海水轻轻擦拭过,却意外地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朦胧美感,让画面更具韵味。
瓶身绘制的山水画卷,在几百年的海底时光中经历了奇妙的变化。
远处山峦起伏的轮廓,原本清晰的线条如今变得若有若无,云雾缭绕的部分,青花颜料似乎与海水相互交融,颜色变得更加淡雅,却更添了几分仙境般的缥缈之感。
近处树木葱茏的景象,树叶的细节部分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但枝干的纹理却在海水的侵蚀下显得更加古朴苍劲,仿佛历经风雨洗礼后愈发坚韧。溪边文人雅士的形象,面部表情虽不再像刚烧制出来时那般清晰,但他们的姿态却依然生动,仿佛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沉浸在这山水之间,悠然自得。
花瓶颈部和底部的缠枝莲纹,线条不再像当初那般流畅顺滑,有些地方出现了断裂和缺失。
莲纹中的青花颜色也有深有浅,深的地方如同海底深处神秘的幽蓝,浅的地方则像是被海水冲淡的记忆,深浅交织,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整个花瓶的表面,还留存着许多海底生活的痕迹。
釉面上附着着一些细小的海洋生物残骸,应该是一些微型的贝壳碎片和珊瑚碎屑。
还有一些淡淡的水渍痕迹,如同岁月的指纹,纵横交错地分布在花瓶表面,记录着它在海水中的每一次晃动和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