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审核了,暂时只有书架能看,快大力支持啊)
裕仁天皇这会也想着怎么解决第三军,头大啊!
五个师团联合作战,反而被打的狼狈不已,可现实就是这样。
华贝派遣军现在兵力严重不足,国内的兵力也很是不足,整个鬼子在当前都是一种防守态势。
被赵国忠吃掉了两个甲种师团,裕仁天皇已经记住了赵国忠的名字,此人就是帝国的克星一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将日军的视野从南方拉回晋省。
此时就有人提议,放弃晋省,毕竟这么大一片地方,收益不大,浪费的兵力倒是挺多的。
而且,支那部队不擅长平原战,而帝国军队在平原战斗,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战力。
放弃晋省,既然问题解决不掉,有时候逃避问题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对此,大本营相当一部分人持赞成态度,而部分死硬分子坚持不放弃晋省,嚷嚷着从关东军调集兵力,南下向第三军发起决战。
但是战鼓峰事件,导致现在鬼子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想要北上,对于一个小小的第三军,根本看不上眼。
“先拿下北面那么大一片地方,至于晋省,丢就丢了。”
小鬼子内部方面,是分成两派的,一派就是北上,一派就是南下,出了张鼓峰事件后,小鬼子叫嚣着要和老大哥干一架。
再加上江城会战,所以兵力都分散在南北两面。
恰好此时,老大哥家里因为某些原因,军官被更换较多,战斗力大大下降,所以这个时候关东军更不想管晋省了。
一个赵国忠而已,还入不了关东军的法眼,他们可是强国,要打就要打大毛这种的。
而且加上大毛家某个将领的叛逃,张鼓峰双方战损一比一,导致鬼子认为自己和老大哥差距不大,甚至自己更强。
而且,张鼓峰事件的第19师团师团长尾高龟藏,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被晋升为军司令,这相当于变相嘉奖了,其他同级的鬼子看了能不动心吗?
鬼子高层非常重视这北上和南下两条策略,这就导致关东军非常反对进入晋省。
这下怎么办?
手里没兵,完全拿第三军没办法,唯一的指望就是独立重炮第二旅团,以此重火力搭配三个师团作战,相信问题不大。
过年期间,小鬼子一直紧张兮兮的,生怕赵国忠脑子一抽给他们来个大的。
而第三军却在整编训练,完全没那个心情。
此次大战,小鬼子有重火力掩护,大概率将会发展成旷日持久的大战,以往的围歼将很难出现,有可能一个阳泉就要打十天半个月。
春节刚过,赵国忠就出现在第一线,在警卫的保护下亲自观察地形。
阳泉城外,肉眼可见的工事已经建立起来,炮楼据点碉堡,看样子小鬼子很慌。板垣征四郎虽说调回国内的想法没落实,但是人员却是优先补充了起来,阵地上鬼子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