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帝听着他们的话,再看到老神在在顾行晋,一时不明白为何顾爱卿如此。
“顾爱卿,你呢,既然提议釜洲城,那可有什么要说的?”
“陛下,微臣没有,之前该说的都说了。”顾行晋诚恳的回道。
宣德帝皱了皱眉头,神色愈发凝重。
“你真没其他要说的?”
顾行晋看他脸色不好,没有一丝的畏惧。
“陛下,诸位大人的想法也是很好的。”
对于宣德帝的动摇,顾行晋一眼就看出来了。
该说的他都说了,原本他的计划,就是一南一北,刚好南北经济都能协调发展,让各地百姓都能过的好些。
既然动摇了,说的再多也没什么意义。
魏济微微躬身道:“陛下,顾大人毕竟年纪轻,经验不足,想来思虑不周,如今应该是明白了,还请陛下见谅。”
闻言宣德帝神色缓和了一些,“魏爱卿,朕不是那等小气之人。”
魏济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打算好了,等下了朝要警告顾行晋一番,别再那么莽撞了。
现在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他的位置,监察史可是得罪人的活,更需要谨言慎行,别给别人机会踩他。
秦高钦本想说几句,见陛下没继续追究,也就闭嘴了。
宣德帝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那你们说的其他几处,可有哪些优势。秦爱卿,你先来。”
“是,陛下!”
秦高钦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臣以为湖州之地倒是颇具优势。湖州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交通也颇为便利,若在此开设通商口岸,易于管理,也能更快吸引各方商人,促进商贸繁荣。”
宣德帝神色露出几分沉思,“湖州?”
“陛下,臣曾经在湖州任职过,湖州是江南富庶之地,之前那儿就有不少大商人,有不少商业的基础,所以臣赞同秦大人的提议。”
御史大夫史大人一听湖州,就站出来赞同秦高钦的提议。
礼部尚书此时也出声附和道:“陛下,史大人说的非常对,那儿可是鱼米之乡,想必以大周的富庶和繁华,想来会吸引不少外邦小国,大周乃天朝上国,想来会吸引更多番邦小国崇拜大周的,这样番邦小国,才能更加崇敬陛下。”
蔡侍郎也点头道,“陛下,微臣斗胆说一句。”
此话一出,顿时就吸引了不少人,不少人都好奇蔡侍郎要说什么,
“准了,爱卿你说吧!”宣德帝看了他一眼就同意了。
蔡侍郎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谢陛下!陛下,微臣觉得虽然釜洲城是新城,但那里位置好,又有边疆的将士驻扎,那些番邦小国想要闹事都要掂量一二。”
顾行晋有些诧异,蔡侍郎居然会赞同他的想法。
宣德帝脸上露出思考状,“可还有其他的吗?”
蔡侍郎闻言愣了愣,随后摇了摇头,“陛下,微臣没有了!”
向韶想着顾大人对他的帮助,也站出来道:“陛下,微臣觉得不如一试,真成了想必釜洲城会成为第二个江舟府,那里的百姓如果能安居乐业,从此边疆就无忧了!”
宣德帝一边仔细思考,这样做到底可不可行。
解居升倒是觉得湖州不错,“陛下,湖州地界商业发达,本身就有不少南来北往的商人,想来能更快的让大周各地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
“那你们呢?都是什么想法,是觉得湖州适合,还是釜洲城比较适合。”宣德帝一时拿不定主意,眼神便扫视着殿上的群臣。
“陛下,臣以为湖州适合!”御史大夫史大人下跪道。
“陛下,臣也觉得湖州适合!”曹安武抱拳道。
金銮殿上的大臣们,见此情况一一表态,赞同再次开设通商口岸,最好的选址就是湖州。
宣德帝看着满朝文武,基本上都赞同湖州作为通商口岸。
宣德帝微微颔首,沉声道:“既然诸位爱卿皆认为湖州适宜,那便就湖州作为通商口岸吧!”
“陛下,英明!”群臣顿时躬身拜道。
宣德帝眼神扫视着他们,“既然确定了,那诸位爱卿,湖州府的通商口岸,应当由何人掌管?”
群臣顿时左顾右盼,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谁适合这个岗位,顿时场面就安静了下来。
宣德帝环顾了一圈,就道:“老四,你觉得谁合适。”
听到父皇这句话,魏王愣了一下,随即内心大喜,他们因为之前的事,在朝中坐了好久的冷板凳,看来父皇是气消了!
宣德帝不悦的皱起眉头,魏王一看这个表情,立刻意识到不好了。
忙恭维道:“父皇,儿臣对这些不是很懂,不过儿臣觉得,以您的眼光,想来那位大人就适合。”
闻言宣德帝看向魏王的眼神,就淡漠了两分。
魏王心中一个咯噔,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便想再多说两句。
可宣德帝根本不给他机会,眼神看向群臣。
“怎么,你们都没有适合的人选吗?”
见他们还没吭声,就直接亲自点名。
“秦爱卿,你手里可有适合的人选?”
秦高钦只得上前道:“陛下,臣举荐李大人,他为官多年,经验丰富,定能胜任。”
然而,御史大夫史大人却反驳道:“陛下,李大人年事已高,恐精力不足。臣以为王大人更为合适,他思维敏捷,精通商事。”
宣德帝皱了皱眉头,对于此人迂腐行为看不惯。
看到顾行晋老神在在的,便问道:“顾爱卿你呢,觉得谁适合?”
顾行晋思考一番随后就道:“陛下,臣以为掌管之人,不仅要有经验、懂商事,更需清正廉洁,一心为公。不如在朝中选拔几位能人,由陛下您考察一段时间,再做定夺。”
宣德帝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嗯,说的有几分道理。你们回去仔细思考一番,有合适的人选,那就上个折子,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