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边患西夏叛盟辽国叩边
仁宗得子,北虏叩关!
消息传到杭州府,赵祯震惊惶恐,好像一下子又被打回了那个又懦又弱的原形。
好在,这一次没有投降派在耳边嚼舌根子,枢密院使正是包青天系列中的那位庞太师!
虽然此人与包拯不对付,但在对外作战方面,还算强硬,对仁宗皇帝的建议只有一个字,打!
看着刚刚满月的太子,赵祯心里很担忧,虽然他生性懦弱,但做了几十年的皇帝,基本权谋眼光还是有的。
虽然他的脑子没有跟上节奏,但是他的政治嗅觉告诉他,这里面有阴谋。
有人见不得他有儿子,见不得大宋有后!
这个敌人,西夏和辽国恐怕只是表象。
留园,赵祯新办公住所的名字,距离宋青书三味书屋只有一墙之隔。
因为不放心,盛淑兰的饮食起居全部都交给盛明兰和赵盼儿负责,许仙也跟着混了一个御前四品听用医生的新岗位。
这也让许娇容和李公甫夫妻俩喜极而泣,只感叹许家祖坟冒青烟。
实际上,则是小白的一句话,她要报恩,自然要保许仙一生荣华。
其实如今许仙的医术,在灵的课后笔记指导下,已经远超汴梁城中的那些太医了。
赵祯时不时的跟着七个葫芦娃一起,蹭蹭诸葛亮的历史课。
没错,宋青书虽然闭关了,但是知道看似和平的大宋,其实一点都不平和。
所以他把诸葛武侯请出来坐镇了,有他和项羽在,杭州城便乱不了。
当赵祯得知,大名鼎鼎的相父,居然也是武当弟子的时候,心中对于真武荡魔大帝的敬仰之情简直就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连带着武当山上宫观的规格一提再提。
而且,他多次前来拜谒诸葛亮,希望能取阿斗而代之,愿意尊称诸葛亮一声相父,只求他出山相助。
谁知道,诸葛亮的干儿子,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至少赵祯,他就没看上。
不过看在皇帝大肆弘扬武当道统,又算有些许仁德之心,还是愿意时不时提点一二。
比如什么一条鞭法,什么摊丁入亩,什么文武士绅一体纳粮,听得八贤王和包拯每次都是心惊肉跳。
这里面随便一条拿出来,都足够让大宋的国运延长百年,可是每一条都会伴随着腥风血雨。
要不是说出这话的诸葛亮,八贤王高低得蛐蛐两句。
西夏和辽国进犯大宋,赵祯便直接前来三味书屋寻找诸葛亮,也想得到一个安居平五路的计谋。
谁知道,诸葛亮却淡淡的问了一句。
“官家的儿子可要看好了,那些想要入主垂拱殿的人,不会坐以待毙的。
不管是大军北上,还是阵前盟约,没了儿子,这一切对于官家而言,又有多少意义呢”
虽然诸葛亮说的隐晦,但知道他是局外人,又是智慧的象征,赵祯顿时就听进去了。
这是家里有人想要搞他!
当即,赵祯便紧急召集了包拯和八贤王,将情况与他们分析了一番,随后直接当着这宗室和清流两大代表的面下令了。
“让顾廷烨去给朕查查濮王!
看看京城中,有哪些人见不得朕好,浮出了水面,只要证据充分,让皇后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这一次,赵祯不再软弱,杀气腾腾。
包拯和八贤王拱了拱手,虽然他们没有看宋史,但濮王嫌疑明显最大。
倘若堂堂大宋宗室,都敢勾结外患对付皇帝,他们自然也会出手。
消息很快传来,在新任开封府尹盛竑的主持配合下,顾廷烨很快便查到了濮王头上。
由昭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仲淹的主持下,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收集确凿证据,濮王连同朝廷中不少文官,勾结西夏和辽国使臣,密谋造反,趁赵祯常年不回京城,引外敌入侵,直入东京汴梁。
到时候濮王直接发动宫变,改朝换代,作为出兵的酬劳,与辽国愿意以父子相称,与西夏定为兄弟之国,所有的岁币直接翻一倍。
赵祯得知后,勃然大怒,原来这濮王并没有盯上他的儿子,而是直接准备废了他!
这让老实孩子着了急,赵祯下令政事堂,直接攫夺濮王之位,一家人全部赐鸩酒一杯!
这皇帝位置就是传回太祖一脉,也不传给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