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环顾四周,心中暗叹,今日怕是难以全身而退了。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愈发坚定,手中的青龙偃月刀紧握,准备迎接最后的战斗。
包围圈越缩越小,东吴士兵们呐喊着,却因忌惮关羽的威名,一时不敢贸然上前。突然,一支冷箭从暗处射来,正中关羽的左臂。关羽吃痛,手臂一颤,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险些掉落。但他咬着牙,硬是忍住剧痛,将箭杆折断,随手丢弃一旁。他怒目圆睁,看向放冷箭的方向,怒吼道:“无耻之徒,只会暗箭伤人!”
此时,潘璋见关羽受伤,胆子又大了起来。他重新勒转马头,指挥着士兵们一起围攻关羽:“兄弟们,关羽已强弩之末,大家一起上,抓住他重重有赏!”东吴士兵们在重赏的诱惑下,纷纷挥舞着兵器,如饿狼扑食般冲向关羽。
关羽大喝一声,挥动着青龙偃月刀,再次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刀光闪烁,每一次挥舞都带走数条性命,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也染红了脚下的土地。然而,敌人实在太多了,关羽虽勇,却也渐渐力不从心。他的身上又添了几处伤口,体力也在不断地流逝。
就在关羽感到绝望之时,一阵马蹄声从远方传来。关羽心中一喜,难道是援军到了?他强打起精神,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员小将骑着快马,风驰电掣般赶来,身后还跟着一小队骑兵。那小将不是别人,正是关羽的义子关平。
关平见父亲被重重围困,心急如焚。他挥舞着长枪,一路杀进包围圈,高声喊道:“父亲,孩儿来救您了!”关羽看到关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也不禁为他的安危担忧:“平儿,你不该来,此处危险重重!”关平却坚定地说:“父亲,生死与共,孩儿怎能弃您而去!”
父子二人会合后,背靠背继续与东吴士兵战斗。关平枪法精妙,与关羽配合默契,一时间竟让东吴士兵难以近身。但东吴的兵力实在太过雄厚,他们就像陷入泥沼的猛兽,挣扎得愈发艰难。
潘璋见关平来援,心中恼怒,却也知道不能让这父子俩逃脱。他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关羽父子生擒。东吴士兵们疯狂地发起攻击,一波接着一波,如汹涌的潮水般似乎要将关羽父子彻底淹没。
关羽只觉眼前的敌人越来越多,视线也开始模糊。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绝不后悔。他想起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的场景,想起了多年来南征北战的岁月,心中满是豪情与坦然。他转头看向关平,眼中满是慈爱与不舍:“平儿,今日怕是要交代在此了,你若有机会,一定要逃出去,告诉大哥……”关平打断关羽的话,泪流满面地说:“父亲,孩儿愿与您同生共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战场上飞沙走石,让人睁不开眼。东吴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阵脚大乱。关羽父子趁着这个机会,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朝着远方奔去。
狂风裹挟着沙石,在身后肆意呼啸,好似要将追兵的呼喊声一并吞没。关羽骑在赤兔马上,虽身形疲惫却依旧身姿挺拔,手中青龙偃月刀在风沙中闪烁着冷冽的光;关平则紧紧相随,他的银枪上沾满了鲜血,枪缨在风中狂舞,恰似燃烧的火焰。
二人一路疾驰,直至风声渐息,身后也没了追兵的迹象,才放缓了脚步。四周是一片荒僻的山谷,怪石嶙峋,杂草丛生,唯有一条崎岖小径蜿蜒其间。关羽抬眼望向天边,乌云虽已渐渐散去,可那阴沉的气息似乎仍笼罩在心头。关平见父亲面色凝重,心中满是担忧,忙说道:“父亲,您伤势如何?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寻个隐蔽之处,也好包扎伤口。”关羽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坚毅:“平儿,为父没事。只是此番突围,不知还能走多远,东吴定不会善罢甘休。”
正说着,山谷深处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马蹄声。关羽与关平瞬间警觉,握紧了手中兵器,准备再度迎敌。马蹄声渐近,只见一彪人马从谷中奔出,为首之人竟是廖化。廖化见着关羽父子,眼眶瞬间红了,滚鞍下马,拜倒在地:“关将军!可算寻到您二位了!”关羽心中一暖,忙唤他起身:“廖化,你怎会在此?”廖化起身,满脸焦急地回道:“小人听闻将军被困,心急如焚,便带着山寨兄弟四处寻觅。不想在此得见将军,真是老天庇佑!”
关羽看着廖化身后那百来号精壮汉子,心中稍安,他长叹一声:“如今我父子二人落魄至此,东吴大军穷追不舍,不知该往何处去。”廖化略一思忖,说道:“将军,此去麦城路途尚远,且一路必有东吴伏兵。小人的山寨就在这附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将军可先去山寨暂避风头,再做打算。”关羽沉吟片刻,权衡利弊后,点头应允:“也好,就依你所言。只是我父子二人,怕是要连累你们了。”廖化忙道:“将军说的哪里话!您乃忠义无双之人,能为将军效力,是我等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