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战争机器(2 / 2)

内政是一切外战的基础。房、长孙二人能以飞速把内政理顺,李明非常满意。

但他莫名觉得,今天的房相父好像有点奇怪。

“相父,你说话怎么好像……有点不对劲?某两个字是不是说得有点多了?”

“真的吗陛下,我怎么没发现陛下。”房玄龄面无表情。

“哦,一切正常就好。”李明没有深究。

长孙无忌在一旁,瞥了老对手一眼。

房玄龄还是那副温吞水的老样子,但不知为什么,今天的他总给人一种腰杆儿挺得特别直的感觉。

老房是有腰杆硬的资本的。

他这辈子做了无数决策,就数押宝李明最为英明。

从让无数人头疼的顽童,蜕变成让无数人头疼的恐怖统治者,他这笔投资的回报甚至远超他自己的预期。

谁能想到,故事开头那个造老师孔颖达反的小屁孩,竟会变成造大唐反的大反贼呢……

“似乎陛下并没有改变?从始至终他就是这般模样?”

房玄龄有点想笑。

陛下……真是一个美好的称呼。

这标志着他,房玄龄,作为历史上罕见的两朝从龙之臣,也将跟着二位陛下一道永垂史册。

“房相公,长孙国舅。”李明的问话打断了房玄龄的美好想象。

“李卫公的意思是,对付唐伪帝,应当徐而图之。

“但徐图不是不图,下一步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抢在房玄龄之前,率先发言:

“陛下,臣以为两国开战,当以道义为重。

“不可衅自我开,应让对方陷于不义,然后我方抢占道义,吸引天下民心归附,则事可成。”

也就是不开第一枪,也不给敌人开第二枪的机会么……

“国舅计谋甚得我意。相父,你呢,你有什么想法?”

李明点点头,看向了房玄龄。

房玄龄一拱手,恭敬道:

“启禀陛下,臣现在确实有一个想法,不吐不快。”

李明眉毛一翘:“哦?什么事让相父这么不痛快?”

“就是陛下您,虽然自称皇帝,但还没有登基昭告天下。”房玄龄说道:

“正好泰山在我大明境内……”

“泰山是封禅的地方,平州只是个行在,都不是登基的去处。”

李明打断道:

“要是可以,我更想在长安登基。”

言外之意就是,他这个皇帝还是实习的,等统一了全国再转正。

小陛下一直都是如此实干的,对这个答案,房玄龄倒也不意外,顺滑地接上了这个话题:

“对付割据南朝的伪皇帝,臣有上中下三策。”

李明笑了:

“说得这么煞有介事,不就是你犯了选择困难症,让我替你拿主意么?

“说罢,上策是什么?”

“上策便是,巩固城防,不主动出击,以拖待变。”房玄龄说道:

“伪帝李承乾虽有些才能,但与陛下相比,无异于腐草之荧光比之天空之皓月。他最大的仰仗,无非是太上皇而已。

“太上皇年老,且传闻身患风疾。而陛下尚年轻,来日方长。

“只要拖到太上皇驾崩,伪帝失去了靠山,不战自溃。而我大明在陛下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此消彼长,取得天下如探囊取物。”

让自己和老爹比谁活得久,这办法很地狱,但也很低成本,不愧是毒士房玄龄能想出来的计策。

但是李明摇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汉末以来,天下已经分裂得太久了,不可再这么分裂内耗下去,必须尽快统一,让南方各州也沐浴在大明的荣光之下。”

分家分久了,是真的会变成两家人的,比如安南就是如此,所以统一战争拖不得。

“你说说下策是什么吧。”

“下策便是,与大唐全面开战。这没什么好说的。”

李明笑了。

“相父看来是不赞成打内战?战也不是,不战又不行,那你说说中策是什么。”

房玄龄道:

“陛下,明、唐都是大国,不可能一战定乾坤,两国的博弈必定旷日持久。

“而两国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至今日都有着十分发达的商贸往来,这又加大了情势的复杂性。

“这就注定了,两国决战的战场,不仅仅在战场。”

他瞟了一眼李靖,继续说道:

“军事只是斗争的一部分,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内政才是决定性因素。”

“我同意。”李靖坦率地表示支持。

房玄龄愣了一下,他还以为对方身为军方的头把交椅,会对这个说法表示抵触呢。

“打仗打后勤,如果国内民不聊生,军队也不会有战斗力。”李靖回望房玄龄一眼说道。

李明沉吟片刻。

“三位说得都很有道理。

“长期大规模战争,考验的是一个国家从政治、经济到组织动员的全方位能力,是一次对综合国力的大考。

“只不过,相比做题,我更喜欢出题。”

哦?

三个老头互视一眼,凑了上来。

“陛下有何妙计?”

“谈不上什么妙计,只是先试试对面的成色。”

李明压低了声音。

这时,侯君集、薛万彻、李道宗三人组也刚从草原回来,在侍从的带领下撬门而入。

“殿下,您终于称陛下啦!”

头号反贼侯君集一进门就兴奋地大喊,却见老仇人长孙无忌就坐在李明的下首,朝那家伙哼了一声,又对李明腆着个笑脸。

“陛下,我军什么时候杀到长安?”

“就是,成天在沙漠吃沙子都吃饱了,什么时候去关中吃米啊?”不大聪明的薛万彻在一旁起哄。

李道宗夹在两个反贼之间,尴尬极了。

作为十四奸党的原始股东之一、原亲王傅,他自然是紧跟李明脚步的。

但作为大唐宗室、以理服人的礼部尚书,对于和自己的老李家开战这事,他心中还是有颇多感慨。

“你们来得正好,正有事要与你们商量。”李明喜形于色地迎了上去。

与众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直至夜深才散。

…………

大明王朝,天下太平,民不知有战。

而在这一切平静表象的背后。

帝国的各级官僚体系开始全速运转,边疆的各支军队频繁调动,后勤仓储日渐充盈,打造兵甲战船的工坊通宵达旦地工作着。

整个国家就像一只攥起的拳头,安静地等待时机的到来,便向对手轰出致命的一击。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火影,这游戏世界好像有点真 她找白月光,我闪婚豪门大小姐! 我的26岁养猪生涯智造西游大计 穿越荒年:我用空间娇养小夫郎 开局留学生,我的系统超神奇 纵横剑谷 奶萌锦鲤下凡,开局俘获大暴君! 借金怀 骗子魔修又死了 灵霄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