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代理人战争(1 / 2)

真是活见鬼了,大明的主力几乎全部布设在中原至齐鲁一线,和唐军隔着黄河与泰山对峙。

二线力量则在燕山、大鲜卑山至黑水一线,为大明的殖民者……呸,定居者提供保护,抵御野人、野熊和东北大野猫的骚扰。

至于平壤方向的高句丽故地大后方,则空虚得比月底的钱包还空。

没想到啊没想到,以武德为开国第一个年号的大唐唐军,居然一点也不讲武德!

在朝鲜半岛刷了一波火星兵,发起了无耻偷袭!

这下真的腹背受敌了。

“可是大唐和平壤之间,隔了一整个大明啊,他们怎么够到的……

“难道唐军在仁川登陆了?!”

李明大为震惊。

能说不愧是李世民吗,战略眼光遥遥领先一千三百多年。

“咦?什么仁川登陆?而且突袭平壤的是李世民吗?我还以为是金德曼呢。”

情报头子尉迟循毓挠挠黑炭头,对李明老哥的“情报”感到很迷茫。

李明同样也很迷茫:

“且慢,金德曼是谁?”

大唐有姓“金”的将领吗?曼,怎么不叫罗德曼呢。

“回陛下,金德曼是新罗的女王。”房玄龄道。

作为在高句丽主持过工作的一把手,老房对那地区的形势相当熟悉。

“女王?”

“是的陛下,上一任新罗国王真平王无子,死后他的王位便由嫡长女金德曼继承。”

“新罗?嘶,新罗……”

李明下意识地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高句丽周边的国家。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比如他,就把平壤

新罗和百济。

当初高句丽并没有吃下整个朝鲜半岛,而是止步于平壤一线。

嗯,差不多就在北纬三十八度线那一带。

那条线以南,便是新罗和百济两个国家,新罗在东,百济在西,两国以小白山脉为界。

李明是无伤速通高句丽的,所以也全盘继承了原高句丽的领土,并没有继续向南推进。

这并不是疏忽,他这么做是有道理的。

因为朝鲜半岛的经济价值实在太低了,仅有的那点儿铜矿煤矿又刚好在三十八度线以北,都在高句丽境内。

至于南边那鬼地方,更是土地贫瘠、物产稀少。

为了那点芝麻打一仗,实在太不划算了。

李明是来征服的,又不是来定向扶贫的。

还不如把力量集中在中原争霸赛上,放着那群通古斯野人在南边自娱自乐吧。

但是没想到……

“新罗一直龟缩在南方,连高句丽都不敢招惹,吃饱了撑的来招惹比高句丽还强数倍的大明?

“更何况就算半岛方向守备空虚,但也是高句丽山城防御体系里的一环。新罗的那点老弱残兵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怎么敢拿头来撞?”

李明敲着桌子,对尉迟循毓说道:

“这背后一定有大国势力支持。你去细查,那些所谓新罗士兵,是不是唐军披了层外衣。”

在公元七世纪的朝鲜半岛搞两栖登陆作战,那属实有亿点超前,和把自己军队送海里喂鱼没什么区别。

可是如果李世民以新罗为战略支点,利用新罗的滩涂港口运输部队,再从新罗就地获取后勤补给,那就具备可行性了……

李明暗暗咬了咬牙。

失误了,忽略了海防,让老李钻了空子。

房玄龄补充道:

“金德曼积极对大唐朝贡,获封柱国、郡公。她是甘愿当大唐的马前卒的。

“查清楚大唐对新罗的支援形式和规模,是出钱、出将还是出兵。

“现在是夏季,台风高发,大唐对新罗的海运支援是有限的。”

尉迟循毓重重地点头:

“好的,我这就去查!”

小黑炭头走后,李明立刻飞扑到地图边上。

“相父,舅舅,这下该如何是好啊?”

他也挠起了头皮。

货币战争没能继续扩大效果,李明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这只是个添头。

封建社会的根基在农村,而小农经济是压根儿不需要货币的。

只要农村不乱,国家不会亡。

然而平壤被偷鸡,这就让李明头秃了。

因为东北是他统治的根基,要是唐和新罗联军顺着半岛,一路搅和到东北,这麻烦就大了。

他们都不需要占领,只消在那儿一杵,时不时骚扰一下,就能对大明政权的经济和政治造成沉重打击。

老李一出手,就让小李也体会到了背后发凉的快感。

“臣以为,首要任务是稳住中原前线。”

长孙无忌立即建言:

“以臣对陛……对大唐太上皇的了解,他一定有后手。

“最有可能便是,趁我国后方不稳、兵力调动时,在中原前线发起全面进攻。”

房玄龄对此表示同意:

“现在的局势十分明晰,对峙越往后拖,对大唐劣势越大。

“趁现在两路对攻,便是他们最大的胜机所在。”

李明点点头:

“两位爱卿说得都对,前线不能丢——

“那平壤方面怎么办?”

“那自然是要派兵防守的,放着不管遗祸甚大。”长孙无忌又进言道。

房玄龄再次表示同意:

“东北是我经济腹地,矿石主产。东北不稳,大明便不得安稳。”

李明又点点头:

“两位爱卿说得也对,后方也能丢。

“只是,我有一个小问题——

“我该怎么做,才能同时巩固前线与后方呢?”

这不是让我既要又要吗?

漂亮话谁都会说,问题是怎么做到?

“兵力是有限的,后勤和财政更是如此。”

李明敲着桌子:

“我们的重兵都布置在中原前线,距离平壤何止万里。应该抽调多少部队过去?中原和平壤哪里才是主攻方向?大规模军事调动的额外开支又从何而来?

“为了防止你们遗忘,我提醒你们一下,第一笔战争国债就快要到期了,得要匀出资金兑付本息。”

调兵不是框框a,士兵就能自动在前线刷新的。

国家一大,就都是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前线和后方,总得有个取舍。

小孩才会“我全都要”,大人知道自己吃不消。

“陛下的意思是……”房玄龄听出了李明陛下的弦外之音:

“以中原前线为主攻方向,平壤为次要?”

“是的,要抓住主要矛盾,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而长安就是那个主要矛盾。”李明指着地图上的中原地区。

“东北毕竟山高路远,他们从半岛进入核心区域,还要花不少时间。

“而中原富庶地区就在大河之南,我们夺下中原,让他们一头扎进深山密林里,看谁耗得过谁。”

长孙无忌表示同意:

“如果我们被对面牵着鼻子走,新罗有事就打新罗,突厥有事就打突厥,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永无止境。

“我军频繁调动疲惫不堪,而对方稳坐钓鱼台以逸待劳,则危矣。”

房玄龄提出不同的意见:

“可若是放任新罗在我国后方大行其道,必定遗祸无穷。”

李明反问:“那该怎么打退他们呢?房相公可有主意?”

长孙无忌抱着胳膊,斜眼看老对手怎么回答。

房玄龄慢条斯理地呷一口茶,眼珠子一转,缓缓道:

“臣确实有一计。”

“什么计策?”

“别忘了,除了新罗,平壤之南还有一个百济国。”房玄龄道:

“百济与新罗素来不合。唐以新罗为跳板牵制我国,那我国也可以百济为支点,牵制新罗。”

听了大聪明房玄龄的主意,李明并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百济和我们很熟吗?如何说服他们为我们火中取栗,同时激怒邻国和大唐?”

李明的怀疑是很有道理的。

他只是对那两个半岛小国漠不关心,又不是一无所知。

他知道那个小小的百济和大明的关系,不说睦邻友好吧,也可以算是老死不相往来了。

因为百济原本是亲高句丽和倭的,与高氏王族和渊盖苏文的关系都比较铁。

最新小说: 蛇王:开局拯救小白虎是女帝重生 逆战父子:上北大?和我上A大! 财富自由后,太招女孩喜欢了 让你当翻译,心胸宽广等于大西瓜 我没病,这是异能! 重生80:深山狩猎,爆宠全家 20岁裸辞,从荒野开始旅拍生活 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 陨落神武 漫天繁花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