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功劳是在大名府,锦衣卫之前收到线报,白莲教在张秋有动作,之前已经跟平江侯陈豫以及兖州卫指挥使吴俊做了部署安排,你到任之后要第一时间清理卫所人员,保证有战斗力,防止白莲教往西走。”王宪拿出一张地图在大名府处画了一条线。
郭昌也是武将勋贵,马上就看到这幅地图的不一样,以及王宪的计划。“王千户这是打算让他们跑?”
“当然不是,卫所堵截白莲教有所疏漏是肯定的,你的目的就是确保他们不往西去,大名府良田遍布,若是因为叛乱毁伤,实在不妥,只要他们向南跑就没问题。”王宪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大人这是要让他们上梁山?”郭昌附和道。
这下轮到王宪惊奇了,忙问道:“这也有逼人上梁山的典故?”
郭昌说到:“大人说的可是写前朝一群人占山为王的小说话本,祖上喜欢看,再加上是老家那边的事迹,所以下官小时候也见过,至今还存有若干不同的话本在家中。”
对了对了,武定侯郭英是兖州府的人,大野泽,梁山,鄄城,阳谷,大名府不都是这一片的么?此时的王宪不知道,真正的水浒传现在依旧没有完全成书,市面上流传的都是手抄本,没有书局做成刻本。而真正让水浒传成书的就是眼前郭昌的孙子郭勋。
因为古代的手抄本都是谁抄谁就会根据自己想法往里加点东西,哪怕同一个人抄一本书,都会抄出四五种样子。
看小说是每个朝代都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文人喜欢,武将也喜欢,民间也喜欢。
“这样,你把家中所存的话本让人送来,这一份我留下,另外我会请书法大家抄写一套新的还给你,你看怎么样?”王宪自然盯上了这些水浒传未成本之前的手抄本。能被武定侯郭英放在府上还能流传到现在的肯定系统会认定成极高的分数。
“全听千户大人安排,祖上当年赋闲在家,搜集了好多话本,其中两本是他老人家最喜欢的,其中一本就是咱们刚刚说的《水浒全传》,另一本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据说是在庐陵在一个落魄书生手里买到的。”郭昌说的也是他自己的经历,何止是武定侯郭英赋闲在家,就是郭家争夺爵位的时候,他也是闲在家里,只能以小说打发空闲。
这可让王宪喜出望外,后世的四大名着,现在能找到的应该就是这两本,西游记的话本他看见过,跟后世的差的太多,完全没有那种深度。
“好,都送来,我会让人抄一份还给你,这些话本就当做是你军功的付出。可能你觉得这么几个话本微不足道,但是这些书对于我来说,比什么金银都有意思。对了,回头跟王启年要张身份卡,拿着这个身份卡在王氏米行、银行买东西每年有一次半价的机会,单次消费金额不能超过50两,可以积累。”这是王宪给入伙自己团队的外人的福利,招人入伙就要建立稳固的利益关联。如今王宪的团队分为启年小组、杨村煤矿、外宅农户以及造办处和巡检局。前三部分是需要王宪亲自发工资的,造办处是吸收了原来户部和工部原来下属于各地的宝泉局和宝源局,这些负责平时银元的转运和兑换,是户部和工部两个尚书强行塞给王宪的,巡检局是五个,都是朝廷负责发俸禄。王宪为了保证内部的稳定,一方面制定出了堪比后世的内控规矩,因为银元涉及到自己的命,他可不想万一自己手底下谁脑袋一热干点什么事情,反而把自己搭进去。又不能直接给他们发钱,只能通过身份卡,你自己去银行、米行买东西,然后倒卖出去赚那五成的差价。就相当于每年给这些人额外发25银元的外快,这可是相当于从六品官职的收入。
这使得原本的宝泉局和宝源局变成了整个大明朝最让人眼红的衙门。当然,并入造办处的人只有官员和小吏,大部分工匠都是回归两部衙门,工匠可不是造办处可以单独掌握的,只留下了五个年纪比较大的工匠给造办处,说是五个,其实是五个工匠家庭,因为匠籍是世代传承,除非你家里死绝了,否则始终有一支男丁是工匠。
原本王宪是要拒绝的,可是考虑到自己的产品简直是超越时代而且来源是迷,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就留下了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