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一直开到了双桥路底部,出了村东头便不再是柏油路,而是水泥路。
路的左右,一边是宽敞干净的双桥河,一边是刚长出冬小麦的绿茸茸麦苗,一直到水泥路尽头,则是隔着一大片白茅草、芦苇、菖蒲之类湿地沼泽的运河,整块儿风景上面的优越性,简直无敌。
回到村里,记者和摄影师,方才逆向取景。
对码头那繁忙异常的情况,由大到小,由远及近进行拍摄。
往前行进中,录了原声,然后给速食店做了特写。
尤其是速食店老板娘戚兰合,在一众劳苦大众里就是鹤立鸡群。
不仅长得高,长得白,还长得漂亮,亲自待客尤其有亲和力。
给客人的速食,只多不少,看到小孩儿还会多添一点。
摄影助理特地上前排队购买,却被告知排队,然后很有秩序地排在队伍最后面,不过这也是为了取个镜头。
旁边跟着过来的人见状,上前和戚兰合打了招呼。
戚兰合点了点头,看了眼后,主动用油纸包了一套素食。
“真香啊……这什么东西,我倒是头次吃,别地方也没看到过啊。”
且不说这个人满为患的速食店,便是偌大的码头,拥拥攘攘千把来人,也都是左进右出,井然有序——有穿着制服的村干部维持秩序。
最让记者诧异的是,这么好这么新的地方摆摊,竟然不收费。
不仅不收费,附近厕所都是免费的,有人在维持秩序。
记者摄影师吃着,继续往前走。
到了养殖场后,有人和孟钱多打招呼,便放人进去拍了起来。
“这农村怎么有这么大的养殖场,咦,这……”
摄影助理正感叹时,就看到关在笼子里的鸡产了蛋,一颗颗鸡蛋从笼子内滚落出来,直接到了笼边铁丝槽里。
孟钱多亲自拿着篮子过来,一次性把满满当当的鸡蛋收走。
接着展示如何补充饲料,补充水源,打扫卫生之类。
“这小小的乡下也太先进了吧……”
“你少说两句,有些地方录音呢。”记者提醒道:“少见多怪。”
其实她内心也受到了百万暴击。
易城里头也没有这么先进的。
她就不明白这么好的东西,城市里为什么不搞
养殖场她不是没有拍摄过。
可这里一进来,通风极好不说,味道还几乎没有。
如此干净敞亮的养殖场,还是头回见。
农家养殖场,一次性养几千只上万只的不是没有,可先不说那股味道了,光是一进去那股子热气,都能把人原地抬走。
拍完了养殖场,转身往零食工厂拍。
零食工厂里早做了准备。
所有人穿上了洁白的工作服,厨师帽子,手套,袖套,井然有序生产。
工厂这里只能粗略拍一拍大概生产,还有出货,不能拍摄细节。
切土豆片的厚薄,清洗,焯水,油炸这些,对外界来说还都是秘密。
“我有个问题,你们这个厂油炸过后要换新油,老油去哪里了?”
记者转了一圈,还是问出了自己最大的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