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续的编写过程中,叶明又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如何在教材中加入心理安慰和疏导的内容,让施救者在急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安抚伤病者的情绪;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制定个性化的急救方案等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叶明再次请教了王大夫和其他大夫们。王大夫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比如,在急救过程中,施救者可以通过温和的语气和安慰的话语,让伤病者感到安心;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急救方法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叶明将这些建议认真记录下来,并融入到教材的编写中。他还特意在教材中加入了一些实际的急救案例,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急救方法。
经过数月的努力,叶明和夫子们、大夫们共同完成了《急救要术》的编写。在教材印刷之前,叶明再次组织了审阅会,邀请了大夫们、夫子们以及一些热心的百姓代表参与。
在审阅会上,叶明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内容结构。他说道:“这本《急救要术》不仅包含了常见的急救方法,如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还加入了一些心理安慰和个性化的急救方案。我们希望通过这本教材,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潜在的救命者。”
大夫们和夫子们在审阅教材后,纷纷点头称赞。一位大夫说道:“叶知府,您这教材内容详实,图文并茂,不仅实用,而且易于理解。我相信,这本教材一定能够在安阳府乃至整个大庆王朝广泛传播,拯救无数生命。”
百姓代表们也对教材表示了极大的认可。一位年轻的百姓代表激动地说道:“叶知府,您这《急救要术》让我们普通百姓也能够掌握救命的技能,这可是一件大大的善事啊!”
叶明谦虚地回应道:“大家的肯定是我最大的动力。我只是希望,通过这本教材,能够在紧急时刻,多一些人伸出援手,挽救生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和美好。”
随着《急救要术》在安阳府的推广使用,百姓们的急救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及时施救,挽救了许多生命,他还想着继续扩编这本急救要术。
在扩编《急救要术》的过程中,叶明不仅在知识和实践上遇到了困难,还面临着时间的紧迫和资源的匮乏。
由于安阳府近期发生了一些意外事故,导致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愈发迫切。叶明深知,早一日完成教材的编写,就能早一日挽救更多的生命。
因此,他日夜兼程地工作,常常在书房中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
李忠看着叶明日渐消瘦的身影,心中十分担忧。他劝说道:“大人,您也该休息休息了,这样日夜操劳,身体可吃不消啊。”
叶明微微一笑,说道:“李忠,我知道你担心我。但时间不等人啊,这教材早一日完成,就能多救几个人。我这点辛苦,比起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百姓,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忠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知道,叶明是为了百姓的福祉在拼命,便不再多言,默默地为叶明准备一些点心和茶水,让他在工作之余能够补充些能量。
除了时间的紧迫,编写教材所需的资源也十分匮乏。古代的医学资料有限,许多现代的急救知识在古代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参考。叶明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和有限的资料,结合大夫们的实践经验,一点点地整理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