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635章 治水瓶颈

第635章 治水瓶颈(1 / 2)

五更天刚过,叶明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工房主事刘石头满身泥水站在门外,手里攥着半截断裂的麻绳:"大人,上游石料运不下来了!"

晨雾中,叶明策马赶到城西十里坡。只见运送石料的骡马队堵在狭窄的山道上,十几个脚夫正围着辆倾覆的板车叫嚷。车上的青石条斜插在泥里,把本就崎岖的山路堵得严严实实。

“这已经是第三辆翻车了。”刘石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山道太窄,雨季又泥泞难行...”

叶明蹲下身,指尖碾了碾路上的泥浆。黄褐色的泥水裹着碎石,在指缝间滴滴答答往下淌。他抬头望向蜿蜒的山路——这段"之"字形的陡坡,是石料运往安阳河的必经之路。

回到衙门,叶明立即召集众官议事。工房抬进来个沙盘,清晰展示着山道与河道的关系。郑大年用竹签指着沙盘某处:“最险的就是这段'鹰嘴崖',路面宽不足五尺,外侧就是悬崖。”

“石料运不下来,护坡工程就得停工。”钱谷师爷翻开账册,“现在河岸有十二处急工等着青石条,光是延误的工钱每日就要多支出二十两...”

正说着,衙役匆匆送来急报:上游刚清通的河段又开始淤积。原来这几日暴雨冲刷山体,大量泥沙冲入河道。叶明立即命人取来水样——琉璃碗里的河水浑浊不堪,静置片刻后,碗底沉淀的泥沙竟有半指厚。

午时视察河工时,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负责砌石的工匠头直叹气:“糯米灰浆总干不透,砌好的护坡一冲就垮。”

叶明捻起一撮灰浆,果然湿漉漉的能捏出水来。江南来的老师傅凑过来闻了闻:“这石灰掺了假,烧的时候怕是混了太多煤渣。”

最棘手的是闸门安装。叶明设计的青铜闸门重达千斤,可安阳河岸土质松软,基座刚打好就出现裂缝。工人们试着用木桩加固,可河水一泡,木桩自己先浮了起来。

傍晚的议事厅里,油灯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团纠缠的乱麻。叶明突然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河防辑要》。书页翻到某处突然停住——夹在里面的桑皮纸上,画着个奇怪的"之"字形装置。

“明日三件事。”叶明声音沙哑却坚定,“其一,在鹰嘴崖架设绞盘索道,绕过险段运石料;其二,派人去邻县采购正宗石灰,掺入细麻丝重调灰浆配方;其三...”

他指向沙盘某处,“闸门基座改打梅花桩,桩心灌铁水加固。”

刘石头欲言又止:“大人,这索道花费...”

“用拆下的旧闸门铁料打造。”叶明已经摊开新的图纸,“省去脚夫工钱,三日就能回本。”

夜雨敲窗时,叶明仍在签押房演算索道承重。

突然从《河防辑要》里飘出张字条,上面是熟悉的字迹:"治河如医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他苦笑着摇头,提笔在今日日志上补了句:"明日亲赴鹰嘴崖勘测索道支点。"

第二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叶明已带着工房匠人们来到鹰嘴崖。晨雾中的山崖像把利剑直插云霄,崖壁上凿出的栈道窄得仅容一人侧身而过。

“就在这里架设主索桩。”叶明用朱砂在崖壁凸出处画了个红圈。匠人们立即抡起铁凿,在花岗岩上凿出碗口大的孔洞。叶明从马背上取下个铜制部件——这是用旧闸门熔铸的索道转轴,两侧带锯齿的凹槽正好卡进岩孔。

“放测绳!”随着叶明一声令下,衙役将缠着红布的麻绳抛向对面山崖。绳子在晨风中飘荡,最终被对岸的工匠接住。两崖之间,一条婴儿手臂粗的麻绳渐渐绷直。

刘石头擦着汗跑来:“大人,这绳索承重...”

“看好了。”叶明从背囊取出段三股绞合的麻绳,绳芯竟裹着细铁丝,“这是按海船缆绳的制法,浸过桐油又缠了铁线,千斤石料不在话下。”

日上三竿时,第一筐石料缓缓滑过索道。崖下的民工们屏息凝神,看着吊篮稳稳滑向对岸。突然"咔"的一声,固定转轴的铁楔松动了!

“稳住!”叶明一个箭步冲上前,抡起铁锤将备用的铜楔砸入岩缝。转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终于牢牢固定。吊篮平安抵达对岸时,崖上崖下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护坡工地上,新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从邻县运来的生石灰雪白细腻,掺入捣碎的麻丝和蛋清后,灰浆变得异常黏稠。老师傅用木刀挑起一团:“大人您瞧,这浆能拉丝了!”

叶明却盯着灰浆表面细密的气泡出神。他突然取来一筐河沙,筛出最细的颗粒掺入灰浆。

“再加一成细沙。”他搅拌着渐渐变色的浆料,“这样干得快,还不裂。”

最令人叫绝的是闸门基座的改良。工匠们按叶明画的“梅花桩图”,将五根柏木桩呈星形打入河底。每根桩心都钻了孔,灌入熔化的铅锡合金。凝固后的金属柱像树根般牢牢抓住河床,连昨日暴涨的河水都没能撼动分毫。

傍晚验收时,叶明站在新砌的护坡上跺了跺脚。青石条严丝合缝,灰浆已经泛出青灰色。河对岸,索道正源源不断运来石料,效率比往日快了十倍不止。

“报!上游急汛!”衙役慌张跑来。只见远处河面突然变宽,浑浊的浪头正滚滚而下。

叶明却不慌不忙,指向新建的分洪闸:“开闸!”

随着青铜闸门缓缓升起,汹涌的洪水被分流到旧河道。主河道的水位竟只上涨了半尺,新护坡纹丝不动。

回到签押房,叶明在《河工日志》上重重画了个红圈,将"鹰嘴崖索道"、"麻丝灰浆"、"梅花桩基"三项连在一起。

烛光下,这些字迹仿佛在纸上跳动。他忽然发现砚台底下压着张新笺,上面只有八个字:“逢山开道,遇水叠桥。”那笔迹在灯下显得格外灵动。

水利治理需要征收部分百姓的田地用于修建水库和生态湿地。一些百姓担心田地被征后失去生计,对工程表示强烈反对。

最新小说: 抗战:铁血铸山河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大宋祖王爷 水浒风起独龙岗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 秦朝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