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疆在辞去太子之位后,就被世祖册封为东海王,由此有了后汉东海王这一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汉东汉王,几乎就相当于先汉之时的齐王。
不同的是,齐王刘肥虽然是高祖嫡子,却也是庶出,并且没有担任过储君的职务。
但人家东海王刘疆可是正儿八经的刘秀嫡长子!并且真真切切做过后汉的储君!后汉第一任的储君!
而刘虞,恰好就出自东海王一脉。有这样的法理在,让刘虞一脉继承大汉天子之位,难道有错吗
哪怕刘虞的儿子刘和声望、资历远不如其父,可只要他有东海王的血脉,那就已经足够了!
况且,任谁都知道,无论是袁绍还是许攸,都不是真心想要拥立天子。
他们只是需要给自己所立的天子找一个理由。
既然刘和声望不够,那就拿他的血脉来堵天下悠悠之口!
而且刘和不同于其父刘虞。
刘和性格懦弱,并且如今就在冀州,就在邺城,就在袁绍的手里!
与其再去哪里找一个刘氏血脉,倒不如直接顺手来的方便。
袁绍又是“恍然大悟”,仿佛自己从未读过这段历史一般:“竟有这样的事情东海王的血脉竟然这样高贵吗”
言下之意,便是已经决定拥立刘和为天子。
当即,军帐文武一并下拜,跪求袁绍——
“请袁公拥立天子!拯救汉室!”
袁绍无奈:“诸位,可当真是害苦了我啊!”
…………
事后,袁绍一回到冀州,就开始筹备天子登基一事。
刘和听闻要自己成为天子,吓的直接两股颤颤:“吾如何能做的了天子还望袁公另寻他人!”
前来寻找刘和的许攸见状阴恻恻的摸着自己腰间的短刃:“汝可是东海王的血脉,如何做不得天子”
“不做天子,难道是想要做亡魂吗!”
刘和在许攸的恐吓下,一个慌神,双腿间竟是有水流汩汩而出。
懦夫!
许攸暗骂了一声。
可另一方面,他又满意于刘和的懦弱。
若是刘和是个如其父一般的刚烈之人,宁死不愿继承天子之位,那袁绍这台戏还怎么唱下去
“我当天子!我当天子!”
刘和跪倒在地,朝着许攸磕头:“我愿意成为天子,还请您让袁公不要杀我!”
“自然!袁公又不是董卓那样的恶贼,如何会杀害天子呢”
袁绍急于尽快安定冀州,所以在七月十五这天,就令刘和祭祀天地,于邺城近郊登基为帝,年号“汉兴”,以示大汉正统。
不仅如此。
袁绍还令帐下主簿陈琳写了一篇檄文,又给董卓骂了回去,并且斥责刘协为“伪帝”,自己这边的东海王后裔刘和才是正朔!
同时,袁绍又给天下诸侯都予以册封。
便是大敌公孙瓒、刘备,袁绍都送上了“大将军”、“骠骑将军”之职,希望公孙瓒能够承认河北朝廷的正统。
但公孙瓒在听到袁绍拥立刘和为帝后,直接就斩了袁绍派来的使者——
“吾乃朝廷册封的冀州牧!不是什么劳子的大将军!这什么刘和是哪里冒出来的东西袁绍真以为推上这么一个小孩子,自己就能当太上皇了吗”
刘备同样斩了袁绍的使者——
“吾也是汉室宗亲,却不耻刘和这样的亲族!当真无耻至极!”
幽州牧刘虞在得知自己的儿子竟然僭越称帝,更是口吐鲜血,直接晕死过去——
“吾一生清誉,怕是都因此子毁于一旦!”
扬州刺史刘繇。
荆州刺史刘表。
这两位都是颇有名望的刘氏宗亲,此时亦是痛斥刘和行径,说刘和枉顾朝廷礼法,乃是宗贼!
不过也并非全都是骂声一片。
袁绍的兄弟。
当今势力最为庞大的诸侯袁术,却莫名陷入了诡异的沉默,没有对这件事发表任何的看法。
在面对袁绍派来的使者面前,袁术既没有拒绝,也没有接受,仅仅是让使者给自己那位总是爱出风头的兄长带去一句话——
“代汉者,果真当涂高也吗”
……
而天下,此时有一人却陷入了最大的纠结——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被名士许劭留下这般评价的曹操,此刻正望着眼前的金印——
“大汉征西将军之印!”
曹操身形并不魁梧,可却自带一股霸气,不怒自威。
但此刻,他脸上却布满了疲惫。
“本初啊,本初……汝,究竟想要做什么啊”
曹操依稀记得,自己在年少之时,确实与袁绍说过自己的志向——
“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现在征西将军的金印,就放在曹操眼前,唾手可得。
但曹操想要的,果真是这样的征西将军之位吗
他想要的征西,乃是自大汉臂腋出发,一路横扫河西走廊,仿效卫霍之功,驱除匈奴、开疆辟土!
而不是,
从东郡出发,破函谷、入关中,将兵卒带到长安中去……
“主公还在犹豫什么”
曹操平日这般思考时,几乎无人敢打断他。
但有一人是例外。
被名士何颙,评作“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
荀彧来到曹操身边,直接握住袁绍送来的那枚“征西将军”的金印,狠狠将其掷在地上!
“文若这是作甚”
“我才要问,主公这是在作甚”
荀彧身长八尺,相貌端庄有正气。
“主公之志,难道不是克乱定霍,平定天下,中兴汉室吗!”
“那个曾与我彻夜相谈,抒怀胸中大志的主公究竟到哪里去了难道主公的大志,竟还不如袁绍赐予的一枚金印吗”
荀彧的声音震醒了曹操。
不过曹操也有自己的理由——
“我何尝不知晓本初这件事做的太过了”
“可本初不单单是立刘和为帝,还令鞠义屯驻河间,令颜良、文丑屯驻清河!”
“鞠义屯驻河间,自然是为了防备公孙瓒。”
“但令颜良、文丑屯驻河间,当真仅仅是为了防备刘备吗”
袁绍拥立刘和为帝后,不仅仅只是令使者交好诸侯,还将大量的士卒调往了冀州四处。
单单河间一地,便有颜良、文丑麾下的两万大军!
用两万大军,去防败刘备那两千兵马,这难道不觉得可笑吗
所以当曹操得知袁绍调动兵马后,第一时间就察觉到,袁绍是冲着自己来的。
在权力面前,情分,不过吹弹可破。
若是曹操今天拒绝袁绍的使者,那下次来的,必然就是袁绍的铁蹄!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
荀彧又何尝不知道曹操的担忧
可这世上,总有些事情,是值得拼上性命也要维护的事情!
荀彧说道:“之前董卓发来诏令,命我携族人前往关中。这样的命令,显然就是在用我侄子荀攸的性命威胁,可我却依然选择留在主公身边。”
“虽然这样,可能会让我的侄子丧命。但我依然不后悔!”
“因为我相信,主公的大志必然能够实现!为了主公的大志,我什么都能够为主公舍弃!”
“我现在依然相信着主公,可主公怎能这般轻易放弃自己的志向呢”
大更新来啦!晚上十二点那章我尽量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