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越生越多,可是生活一天比一天贫困,也不知道他们图什么。”
关键是那一大家子人都没分家,挤在一栋房子里住着。
因为没钱,把孩子分出去单过,不说给孩子准备一个住处,也得给孩子分点钱,让他们出去落脚。
结果因为家里孩子太多,一点余钱都没有,外面还欠着外债,连家都分不了。
洛云宜勉强找个理由:“可能是觉得多子多福吧。”
不然她真的想不到还能有什么理由。
“有没有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又快有麻烦事了。”
舒常乐叹气,见洛云宜疑惑,她主动开口:“她家除了马上要降生一个孩子,家里又有两个适龄的孩子,肯定又会上门求着你哥,让他帮忙。”
“帮忙?帮什么忙?”
“厚着脸皮,让你哥把孩子们的束修免了。”舒常乐持续叹气:“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她说的这户人家,除了肚子里这个,剩下七个中,四个女儿三个儿子。
其中三个年长的女儿已经嫁出去了,聘礼要的不少,都扣下来补贴家里。
出嫁女的日子不算好过。
三个儿子中,大的两个已经成亲,老大生了三个孩子,老二生了两个。
然后小一点的是一儿一女,儿子就是那个适龄的孩子,女儿年纪不大,整日都在帮着干活。
之所以说是两个适龄的孩子,是因为大儿子的长子,也差不多是够入学的年纪。
舒常乐唉声叹气,洛云宜听的直呼大开眼界。
“为什么不拒绝呢?”洛云宜不理解,这不是趴在她大哥一家身上吸血吗?
“不是没拒绝过,那一家人脸皮够厚,不答应,就在私塾门口又哭又闹,就是把族长请来,人家也根本不怕。”
“其实这还是小事,反正那家人都没什么耐心,送孩子读书两三个月,没见着成效,自己就把孩子领回去了。”
只是在学堂里多加一个座位而已,都是加在边角上,要是影响了其他学子,直接就请出去。
以前那家人还总是问他们借钱,一开始还没有这么泼皮无赖,借了钱也知道还。
后来孩子多了,借了钱也没钱还,要债也要不到。
舒常乐就再没借过钱出去。
跟这种无赖做亲戚,也是真的让人无奈。
舒常乐一边说话,手上的针线不停。
这礼她肯定是不想送的,可是她要是真的什么都不送,那家人就敢开口问她要东西。
为了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舒常乐每次都会多少准备一点。
虎头鞋好看,要花费时间制作,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权当给自己买个安静。
洛云宜无语:“读两三个月能看到什么成效?寒窗十年都不一定能出成绩呢,真以为他家的孩子是神童吗?”
生在这样的人家中,洛云宜为那些孩子感到不幸。
就算其中可能有一两个有能力有天赋的,也会被这样的父母耽误了,因为他们无知又自信。
有钱有势,多子都不一定是福气;
何况穷的连饭都要吃不上了,多子,只能让大家都不幸。
但那是别人的家事,洛云宜不会去干涉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