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成功,贾玌必受掣肘,甚至可能被迫退兵。”
“哦?”
皇太极眉头紧锁,身子微微前倾:
\"是何计策?细细说来!\"
范文程微微躬身,沉声道:
“如今大庆国内,太上皇与当今皇帝各怀心思,争权夺利,又有王爷们心怀不满。
臣以为,可派遣使者秘密出使大庆,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施展反间计。”
说到此处,范文程目光闪烁,扫视众人:
“我们可散布谣言,称贾玌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暗中与太上皇勾结,意图颠覆当今皇帝的统治。
同时,伪造一些书信往来,作为贾玌谋反的‘证据’,设法让当今皇帝知晓。”
皇太极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轻微的“笃笃”声。
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
“范先生此计甚妙,但朕有一问——贾玌在大庆军中威望极高,且深得民心,大庆皇帝未必会轻易中计。
先生可有更稳妥之策?”
范文程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答道:
“皇上所虑极是。
贾玌确实威望极高,但正因如此,大庆的两位皇帝对其更应忌惮!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者,鲜有善终。
贾玌手握重兵,北伐连战连捷,大庆皇帝岂能不心生猜忌?
况且更有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又是杯酒释兵权,自此,凡是手握大权的将领便是多受猜忌!
大庆国内本就派系林立,太上皇与当今皇帝争权夺利,王爷们各怀心思。
我等只需稍加挑拨,便可令其内乱加剧。
故而,臣以为,可双管齐下:
其一,派遣细作潜入大庆京城,散布谣言,称贾玌与太上皇暗中勾结,意图废黜当今皇帝;
其二,伪造贾玌与我国往来的书信,故意泄露给大庆皇帝,使其对贾玌心生疑虑。
其三,当今皇帝不过是昔日大庆太子谋反失败后才被推上皇位的,大庆诸多王爷对其多有不服者;
我等可暗中支持大庆国内的藩王起兵作乱,使其内乱加剧,无暇顾及辽东战事。”
皇太极听罢范文程的计策,眼中精光爆闪,猛地一拍龙椅扶手,连声道:
“妙!妙!妙!范先生此计,当真是一箭三雕!”
他站起身来,黄袍袖口随风轻摆,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堂下众将,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贾玌虽勇,终究是大庆臣子。
大庆皇帝本就对他心存忌惮,若再添一把火,必能使其君臣离心!
范先生此计,不仅可解辽阳之围,更能令大庆内乱,实乃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