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什么时候动身?这事我可得好好地合计合计,既不能坏了三哥的谋划,还要搞出一些大动静来。让那些土鳖们见识一下,什么是大炮,大哥不是常说,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嘛。惹得小爷我不高兴了,就让舰队对着江宁城来一轮急速射。”
可能是见陆少峰难得地给了他和颜悦色,苏浩公子哥的心性又开始藏不住,口头上也没了把门,说话活脱脱地像极了赵志伟。
“三位老叔你们看看,都是老大和老二给骄纵的,都马上要当爹的人了,还是这个心性。不过有一点没有说错,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我们本着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原则,先好好地谈,谈不拢那就让大炮说话,总有让他们听得进道理的法子。”
也许是苏浩位置越来越高的缘故,除了在最亲近的家人面前,陆少峰对苏浩也没了以前的严厉。反而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在给他站台,想方设法地树立他的威信。
“浩哥儿你是统兵一方的大将,说话做事自然要有几分的霸气。孙兄,你这个女婿算是选对人了,能文能武的,哪里还有公子哥儿的影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苏浩的老丈人名孙谦,人如其名,为人很是谦和,听张轼夸起苏浩来,忙接上话,说道。
“张兄,都是志伟和子强他们教导出来的,能给少峰他们几个帮把手,就是这小子的福气。年轻人经不得夸的,还得好好的磨炼才行。”
孙谦自觉只是一个商人,跟张、王两人正宗的外戚身份不同,说起话来就多了几分自谦。
“孙兄,年轻人要磨练不假,可也不能失了该有的锐气,要都跟我等一样老气横秋的,将来怎么有心气去征伐四方。少峰,我这么说没错吧。”
王洵已看出苗头,苏浩是三兄弟着力培养的人,将来肯定是除三兄弟之外的第一人,因而多存了几分心思。
“少峰刚才的提议,我是非常赞成的。小浩,你就从我们几家中选几个跟你一起去江宁城,一切都按规矩来,若是有人犯了错,是打是罚我们决不护短。”
王洵说着,还颇有深意地看向其他两人。
下午余下的时间,陆少峰都是跟三位长辈聊着家长里短,待快天黑时分,潭州城为迎接陆少峰的小型酒宴就在议政厅的食堂举行。
也不是陆少峰为了做秀而刻意为之,实则是他现在出行,有太多的不方便。
光是一个安保措施,除了明面上的一级警卫外,军情处和安全处的人都要参与其中。再加上维持地方的警察,动用的人马可不是一二百人数就能了事的。
根据出台的政要人物安保方案,三兄弟和李冒的级别最高,日常的警卫就有一个排四十人。
这只是文件上面的规定,在实际的运作中,三兄弟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还会额外增加更多的安保力量。
李冒就享受不了这个额外的待遇,但要出使江宁,政务院还是给他带上了一个连近二百人的卫队出发,加上内河舰队随船的武装力量,也是一支五艘战船的小型编队。
两天后,李冒就从水路开向江宁,而陆少峰也结束了在潭州的行程,他的下一站是阳州。同样是走水路,不过随陆少峰出行的船队要庞大了许多。
从潭州码头起程时,江面上的船只有三十多艘,其中二十艘由苏浩带队,自阳州顺江而下去江宁。这二十艘大船,有十艘是战船,四艘是补给船,满载着蒸汽机用的煤炭和一些补给物资。
另外六艘则是商船,不能走空是赵志伟的原则。现在楚南的商业都从大唐境内撤回楚南,这次就是用战船为重启商贸开路。
“潭州码头还是有些小了,只是三十多艘船,江面就有些摆不开来。”
登船后,蒸汽机轮船相继开动,远远地望去,江面被漂浮的浓烟覆盖,陆少峰很有些无语。
蒸汽机轮船还代表着本时代的最高成就,他想着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以新型的燃气轮机为动力的轮船行驶在大江大洋。
“首长,阳州的军用港口建好后,会比潭州码头大上十数倍。到时五百吨的船只都可以停靠,还规划了一个千吨级的专用码头。”
陪同在身边的李进喜出言说道,他专程从阳州赶来。现在正进行的江北移民,由他在阳州坐镇指挥。
内河舰队将主港设在阳州,仅在那里就驻扎了五十多艘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