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连掌控京城都不想要了,他现在只想离开,大不了回封地继续当安王就是了。
南乔也在合计这个事,想着要怎么用摄政王这个人。
诚然,摄政王的能力不算强,但也比很多野路子强多了,再怎么说,朝廷的军队装备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期的起义军,人数不少,装备不行,别说铠甲了,人手一把刀都做不到,好多人用的就是铁皮枪头,还有用锄头的。
也是朝廷的军队属实拉胯,和这种垃圾货色纠缠了8年,最终被男主捡了漏。
现在摄政王愿意提前对付那些叛军,南乔自无不可。
但这件事也要看对方会怎么做,摄政王的那点小心思,南乔脑子一转就能猜到。
剿灭叛乱是假,出京避祸是真,摄政王这是怕遭了太祖的天谴。
也就是说,摄政王率军出征,未必会真的愿意去剿灭叛乱,说白了,就是出工不出力。
既然如此,那就得给人家一点动力。
想到这里,南乔挥挥手:“李进忠,带着所有人都退下吧。”
“喏!”李进忠应了一声,带着在御书房里伺候着的小太监和宫女,一起出去了,还将门给关好。
御书房里,只剩下了南乔和摄政王两个人,弄得后者一头雾水,小皇帝想干啥?
“皇叔。”南乔开口了:“有些事情,朕本来是不懂的。”
摄政王的后背已经有点冒汗了。
“是太祖教给朕的,朕也是没想到,宫闱之内居然还能发生这种事。”
摄政王已经汗出如浆了。
“朕年龄尚小,不懂这里面的事,也不理解,但朕的心里很不高兴,想必父皇也不会高兴。”
摄政王的脑子里面已经嗡嗡的了。
“太祖更不高兴,不瞒皇叔,如果不是朕拦着,天谴已经落在你身上了。”
摄政王再次跪倒在地,拼命的磕头,一句话都不敢说。
“不要觉得奇怪,朕不惩罚你,不是冲着皇叔你,而是太后。”
磕头的摄政王动作一顿,抬头看向南乔,眼神里都很不解。
“朕不懂男女之事,却也看的出来,皇叔每次来过后,太后还是很高兴的,气色也好了许多。”
摄政王的表情那叫一个尴尬啊。
“有些事情,朕不是很了解,也问过了太祖,太祖不想管这些事,让朕自主决断。”
摄政王的心怦怦乱跳,他隐约间觉得事情的走向好像和他想的出现偏差了。
“朕是这么想的,皇叔你有心,太后也有意,朕也不愿看着太后年纪轻轻孤寡终老,朕可以给皇叔一个机会。”
摄政王目光灼灼的看着南乔,眼神里充满了不敢置信和期待。
“皇叔不是说想要平叛吗?”南乔故作沉思的说道:“这样吧,只要皇叔能解决国内的叛乱,朕就可以安排太后假死脱身。”
这一刻,摄政王终于忍不住的问道:“陛下此言当真?!”
不怪摄政王会激动,本质上他就是一个恋爱脑,为了孙太后,他什么都愿意做。
“君无戏言,皇叔也不用担心朕会出尔反尔,更不用担心朕会迁怒于你,朕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太后幸福。”
“陛下,大宗正那里怎么说?”摄政王还是不放心。
“朕会和他好好聊聊的,他装作不知道,那就一切都好。”
“假如...大宗正不愿意呢?”摄政王问话的时候,内心已经猜到了什么。
“那他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南乔的话里充斥着绝对的霸道。
这一瞬间,摄政王仿佛看到了太祖站在自己面前一样。
在小皇帝的身上,摄政王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
摄政王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自嘲。
曾经的自己怎么会想着掌控皇帝的?
那可是皇帝啊,是天子,受上天和国运庇护的。
莫名的,摄政王产生了一个想法,或许自己的侄子,会做的比先帝更好,甚至远超太祖的功绩。
摄政王再次叩首,言语中异常郑重:“臣...必不负陛下所托,不破叛军,誓不回朝!”
“朕相信皇叔能做到,朕在这里等着皇叔的好消息,也有人在等着皇叔,等着皇叔凯旋。”
“喏!”
病入膏肓的大夏王朝,再一次迸发出生机,摄政王准备率军出征,难得的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件事上面掣肘的。
全力支持!
文官集团并没有因为摄政王的离开而欣喜若狂,反倒是更害怕了。
摄政王进了一次宫,就被小皇帝给打发出去消灭叛军去了,要说没发生点什么,傻子都不信。
能让摄政王怕成这种逼样的,还能是啥?!
京城的官员们,基本都相信了太祖显灵这件事,再没有谁敢瞧不起这位8岁的小皇帝。
陈纪之前和他们说的话,也是言犹在耳,人家小皇帝有太祖亲自教导呢,可想而知将来的成就不会低了。
只要这群站在权力顶层的大佬们不闹出什么幺蛾子,下面的官员也都好对付。
大夏朝,皇帝说的话,下面的官员可以不在乎,但大佬们开口了,没人敢不听。
礼部尚书一句话,整个礼部都动起来了,派出去好多官员,巡查全国,严查科举之事,就怕下面的官员乱来。
在某一处郊外的庄子里,江知恩也开始按照南乔写的东西,培训第一批谍报人员,这些将来都是监察司的骨干。
6岁的公羊逸成了南乔的伴读和玩伴,小屁孩心思比较单纯,对皇权和皇帝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南乔曾经进入过公羊逸的梦中,也试探过,这小子完全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本能性的效忠皇室。
在公羊逸的体内留下了一颗精神力种子后,南乔就准备培养一下这小子,留着将来有大用。
公羊绍是个人才,公羊逸也不错,学东西很快,南乔传授对方了《龙象般若功》。
没有南乔的允许,公羊逸不会将这套功法外传,连他的父亲都不能学,甚至包括他将来的儿子。
公羊逸如果敢偷摸传授的话,那就是欺君之罪,是要全家灭门的。
这小子没有这样的胆子,也没产生过这样的想法。
另一个有资格学习《龙象般若功》的人,是小太监李进忠,这是萧南乔的心腹,以后是要接江知恩班的人。
原着里,陪着萧南乔一起自焚赴死的,就是李进忠,真应了这个名字,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