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帅猛吸一口烟,吐出一个大大的烟圈,哼道:“表啥态!妈勒个巴子的,这王莽也是个有野心的主,不过他敢跟那些洋鬼子叫板,倒也有点胆量。咱们先看看风向,要是他能扛住,说不定以后能多一个盟友;要是扛不住,咱可别跟着瞎掺和。”
于亭点头称是。这时,另一个手下走进来,小声说:“老帅,真打起来,咱们东北可就挨着高丽,会不会受影响啊?”
老帅瞪了他一眼:“妈勒个巴子的,怕啥!咱们东北军也不是吃素的,真要有事儿,咱们就把边境守好,谁敢来犯,就给他点颜色看看!”
在西北,马家军的马司令和几个亲信围坐在一起。马司令满脸不屑地说道:“这王莽,搞出这么大动静,还不是想扩张地盘。那些洋鬼子也不是好惹的,这下有好戏看了。不过咱们离高丽远,只要不影响到咱们在西北的利益,就别管那么多。”
一个亲信却忧心忡忡地说:“司令,话是这么说,可这国际舆论一闹,民国的名声也受影响,咱们都是民国人,是不是也得做点什么?”
马司令沉思片刻,说:“这样吧,咱们发个通电,就说支持华军维护国家尊严,不过具体行动,还是得看情况。”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而在南方,李军长的部队驻地,几个军官正在讨论此事。一个年轻的军官激动地说:“我觉得华军在高丽干得好!那些洋鬼子欺负咱们民国人这么多年,早就该有人教训他们了。就算国际上指责又怎样,咱们行得正坐得端!”
另一个年长的军官却摇头说:“话不能这么说,这国际形势复杂得很。华军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这么一来,也给咱们国家带来了不少麻烦。要是处理不好,说不定会引发更大的战争。”
李军长一直静静地听着,这时他开口了:“不管怎么说,华军代表的是民国。咱们都是军人,在国家面临舆论压力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但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军事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在民间,百姓们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在北平的一家茶馆里,几个老人正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一个老人叹了口气说道:“这华军在高丽的事儿,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不过那些洋鬼子也太欺负人了,自己到处侵略,还不许别人反抗。”
另一个老人点头道:“是啊,我听说华军在高丽还给百姓发粮食、办学校,这应该是好事吧?”
这时,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道:“我觉得华军干得对!咱们民国人不能再被外国人欺负了。就算国际上指责,咱们也不能退缩。要是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以后还怎么在世界上立足?”
茶馆里的其他人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支持年轻人的观点,也有人担心会因此引发更大的战争,让百姓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