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吴福成就悄悄把秦晓红二姐的工作转调到回收站去了。
当时秦二姐强烈抗拒不愿意去:自己以前可是体面药师身份呢,在那里起码表面工作有尊严。
若到了废品站点,不就沦为拾荒之人么?
无奈环境越来越差同事纷纷受牵连离职让她感到恐惧起来。
此刻还在意颜面又有何意义?活着平安最实在。
丈夫说得没错捡烂物虽被人瞧不起,恰恰因此反更安全不易被人盯上。
吴福成安排好妻子调动事宜后也将自己岗位调整到商业局这样的冷僻部门里来。
当下此单位权势不大倒成了不错选择。
随着秦晓红工作变动,吴福成另外从外部引入几位年纪偏大成员入行。
其中年纪最大的已超五十岁。
“林哥,这几位皆为京城名校任教的学者,目前仍在街面执行清扫半年有余。”
吴福成解释道,“我考虑一直扫大街也不是办法,遂自作主张将之调到此地充当资源回收人员。”
听闻这一情况张志新眼前亮起来,提议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偷偷开个小课堂,用收垃圾业务作为掩护让专家安心做学问教育子女们。
介绍时他特意引荐几位教师相互认识,包括自己也是负责管理的同志侯大山。
“诸位初次相遇以后便要共同共事。”此时那些教授面色低落显然对现状心怀不甘。
对此局面处理经验丰富的站长侯三立胸有成竹。
随即详细解说工作站具体任务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收购废旧物资还需要承担修复功能即重新组装修理各类废弃设备保证正常运行支持社会需求并列举往期完成数据如维修上千台机床实例等等激励人心的话语逐步赢得大家认可。
当提到是否有更高目标或者更大贡献机会的时候大家都表现浓厚兴趣甚至希望能够派遣出去参与更具挑战性的实践操作从而真正意义上发挥专长创造价值经过简短交流初步确定可行性步骤并且承诺给予足够支持配合同时兼顾实际国情设定合理时间表比如等待来年春天方可实行进一步计划避免打草惊蛇确保行动万无
拥有了这两款基础型号的原型机后,未来若要设计与生产更大功率的单缸柴油机或是双缸柴油机,便不再是什么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
张浩然仅草拟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图,至于接下来的工作他已决定全权放手。
毕竟此生自己不过是个高中生,实在无需事必躬亲。
身旁几位皆为行业内的顶尖高手,只要顺着张浩然给出的设计思路,后续的问题自能迎刃而解。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难免会碰到一些经典难题。
但张浩然打算在紧要关头再次“灵光乍现”,凭借脑中的经验解决问题。
眼下废品站再次动工建房,这次建造的是一排用于办公的平房。
如今几人仍暂借住在张浩然家里进行研究工作。
即便大家不会长驻,但白天的研究进程却是不可间断。
为了求得清净,张浩然最终妥协,将原来规划为职工宿舍的地方改建为这一排新办公用房。
针对供暖问题,他近来正联合谢师傅共同安装暖气设备。
无论是管道、暖气片还是供热锅炉,皆由张浩然亲自筹备材料。
为此他再度数次往返轧钢厂与钢铁厂,“搜刮”了一大批废弃钢材用于建设。
尽管这些物资都齐备了,并且通过伪造相关手续营造出是二分站点对点支持的假象,然而若缺乏足够煤炭燃料仍旧徒劳无功!总不至于真的依赖木柴取暖吧?这样的选择恐怕更加难以解释。
想得到煤炭,便需要配给煤票才行。
只是如若是用于锅炉供火,那么传统民用渠道完全无法满足需求。
唯有像钢铁厂这般以工业规模消耗煤炭的大户才有办法获取批量资源。
最初张浩然设想以粮食换取煤炭,可转念一想,大量粮食来源同样难以说得通,比煤炭的麻烦还更甚几分。
于是这一困扰最终被张浩然转告给了王站长,请对方帮忙出谋划策。
身为原大厂厂长,这类事情上的解决方案定远超普通人想象。
果不出所料,王站长毫不费力即为张浩然解决了困境。
北京城区内煤炭确实稀缺难觅,但当前他们所在地的优势得天独厚。
二分站本身就依托数座矿区运营,修理装备过程中均使用煤炭折抵部分费用结算。
现在站区内存储堆码如山。
一个冬天,张浩然的小型锅炉预计只需数十吨煤炭而已。
王站长估算即使五十吨也是九牛一毛般稀少影响不到整体供应,更不用说其中区区二十吨就能让整个院子暖意融融度过寒冬了。
目前最大瓶颈在于:如何把这些煤炭运输到位。
但这也阻挡不住老谋深算的王站长布局化解。
当下借助资源优势,二分站分别以钢材换得了市政公司的水泥,又利用水泥和钢材从铁路运输处换来计划之外的部分货运车皮分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