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虽极力压抑着内心的好奇,可实在按捺不住,微微抬眼,目光偷偷落在赵云川身上。
他下意识地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双手不自觉地将拂尘攥得更紧,指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他也想当一个伟大的太监!
他微微侧过身子,耳朵几乎都要竖起来,生怕错过一个字。
只是……
一个太监,能有多伟大?
皇帝的催促声传来:“赵爱卿,莫要卖关子,快讲。”
赵云川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当年成祖皇帝为宣扬国威、拓展海外交流,便派遣郑和率领船队远航西洋。郑和虽身为太监,却有着远超常人的智慧与勇气。”
李安忍不住又向前凑近了两步,脖子伸得老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赵云川,脸上写满了专注。
他的嘴巴微微张开,呼吸也不自觉地变得急促起来,心中不断猜测着郑和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随着赵云川的讲述,皇帝听得非常认真,一旁的李安也是,天知道他有多喜欢听大人讲故事,每次不光是皇帝听得开心,他这个太监听得也很开心呀。
“呀,那么危险呢?他们可有成功逃脱?”
赵云川点头:“当然逃脱了。”
皇帝:“如何逃脱的?”
“请陛下听我慢慢讲来!”
皇帝完全沉浸在赵云川的讲述里,像是被施了定身咒,双眼紧紧锁住赵云川,眨都不眨一下。
他的呼吸随着故事节奏时缓时急,听到惊险处,不自觉屏气,胸膛微微起伏,脸上满是凝重,当赵云川讲到新奇有趣、振奋人心之处,皇帝的眼中瞬间焕发出光彩,身子微微前倾,脸上浮现出惊叹与期待。
他的情绪彻底被故事左右,随着每一个情节转折而波动,仿佛已跟随郑和的船队一同开启了那震撼古今的航海之旅。
赵云川声情并茂地讲着:“郑和率领着那浩浩荡荡的船队,历经无数惊涛骇浪,所到之处,尽是奇风异俗。在一次停靠陌生国度时,郑和偶然发现了当地百姓种植的两种作物,一曰红薯,一曰土豆。”
皇帝一听,眼中瞬间燃起好奇的光芒,原本挺直的身子又向前倾了倾,急切问道:“这红薯与土豆是何模样?与我朝作物有何不同?”
李安也完全被吸引住,手中拂尘早已垂落在身侧,眼睛瞪得溜圆,满是好奇。
赵云川不慌不忙,比划着说道:“红薯外皮或红或紫,形状不一,有的细长,有的圆润;土豆则表皮粗糙,多为土黄色。它们与我朝作物最大不同,便是产量极高。听闻那红薯,悉心种植,亩产可达数千斤;土豆亦是如此,亩产远超我朝寻常谷物。”
皇帝震惊得合不拢嘴,不禁站起身来,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口中喃喃:“数千斤?竟有如此高产的作物,若能引入我朝,百姓何愁温饱?”
李安也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脸上满是震撼与向往,手中的拂尘随着他激动的心情微微晃动,小声嘀咕:“这可真是闻所未闻,要是真能种出来,那该是多大的功劳。”
皇帝猛地停下脚步,看向赵云川,目光灼灼:“赵爱卿,此事当真?若能将这红薯、土豆引入我朝,可是大功一件。这郑和,当真是不简单!”
赵云川拱手道:“陛下,微臣岂敢欺瞒。郑和深知这两种作物对百姓的重要性,便想法子带回了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