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用过茶点过后,张泛站起身来,做了个请的手势:“诸位,请随我来。”
众人跟随张泛走出议事厅,只见门外已停好了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张泛亲自为众人拉开车门,请他们上车。
而后张泛跨上赤焰墨龙驹,在前方引路。
随着车轮的滚动,一行人缓缓离开了郡守府,向着城东的方向进发。
而此时的蒲广,他正忙着安排工匠们按照新的工艺锻造兵刃。
他的心中充满了激情与决心,他知道,他们父子二人所承担的任务虽重,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完成张泛交代的任务。
在城东的晨曦中,张泛一行人缓缓步入了一座古朴而庄严的道观。
这座道观,乃是张帆不惜重金,精心打造而成,它不仅承载着张帆对张角的心意,更是他对太平道黄巾教未来宏图的期许。
道观外观为青砖绿瓦,占地十余亩,极为雄壮大方,而内里的布局,则尽显匠心独运,古朴之中蕴含着不凡的典雅气息。
张角踏入此地,目光所及之处尽皆精雕细琢的图案,而主殿之内,庄严地供奉着黄帝、老子与庄子。
他不禁会心一笑,心中对这座道观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在道观的一处偏殿内,张角与张泛相对而坐,两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太平道黄巾教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泛提出了三点战略构想。
首先,他主张所有麾下的将士必须信奉黄巾教,这不仅能增强军队的凝聚力,还能为教派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同时,对于后续收拢的流民,也应积极引导他们加入黄巾教,以扩大教派的影响力。张泛的这一构想,无疑为黄巾教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着,张泛又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在异族中发展吸收信徒。
这一想法虽然充满挑战,但一旦成功实施,将极大地壮大黄巾教的势力范围。
张角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
他深知,异族之地虽然环境恶劣,但民众对于信仰的渴望却同样强烈。若能在此地传播黄巾教义,定能收获众多信徒的支持。
至于第三点,张泛则明确表示要公开表示张曼成所谓的玄巾教是叛徒组织,他们违背了太平道的初衷和教义。
这一举动不仅是为了体现黄巾教的正统性,更是为了向外界展示黄巾教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张角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深知张泛此举的深意和必要性。
自从决定北迁以来,张角的心情,一直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状态。
他隐隐感觉到,天道对他的敌意正在逐渐减弱。
尤其是在来到天枢城之后,他更是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能量在默默地滋润着他的身体。
这股能量不仅让他的精力逐渐恢复,更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张角暗自推算了一番,认为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他至少还有三年的寿命可以用来继续为太平道黄巾教的事业而奋斗。
想到这里,张角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坚毅,他轻声说道:“文骞,你所提出的这些战略构想,都极具远见。我相信,有你的协助,黄巾教定能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张泛闻言,站起身来,恭敬地向张角行了一礼,道:“岳父大人放心,文骞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
随着张泛的话语落下,整个偏殿仿佛都弥漫着一股坚定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张角与张泛相视一笑,他们知道,有张泛这样的年轻人在,黄巾教的未来,定将一片光明。
此时,窗外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了道观内的每一个角落。
那金色的光芒,不仅照亮了这座古老的道观,更照亮了张角等人心中那片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