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花灯还未熄灭,安阳府的街头巷尾仍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叶明在府衙望着窗外热闹的人群,心中却已开始盘算起春耕的事宜。他深知,春耕是新的一年中至关重要的开端,关乎着百姓的收成与府库的充实。
随后他召集了所有负责农业、税收、仓储等事务的官员。
“各位大人,正月十五已过,春耕在即。今日召集大家,便是要共同商议今年的春耕筹备事宜。”叶明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回荡在府衙的大厅内。
官员们纷纷落座,有的脸上还带着节日的余韵,但更多的则是对新一年工作的期待与紧张。
叶明站在厅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起点,关乎着百姓的生计与府库的充盈。去年我们在其他的改革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有丝毫懈怠。今年的春耕,我也准备改革,大家都看到了,安溪县周边的几个村子都大丰收了,所以今年我准备也推广新技术。”
一位年长的官员点头附和道:“叶大人所言极是。春耕若能顺利开展,百姓的收成就有了保障,府库的收入也会更加稳定。”
叶明接着说道:“去年我们在安溪县推广的新耕种和施肥方法时,虽然总体效果显着,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的土壤改良不够彻底,一些百姓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还不够高。这些问题,我们今年必须加以改进。”
另一位官员皱眉道:“确实如此。有些村落的百姓对新技术心存疑虑,导致推广工作受阻。今年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叶明早已成竹在胸,他微笑着说道:“今年,我们要在春耕前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组织更多的农业人员深入村落,为百姓们提供现场指导和培训。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编印简单的技术手册,让百姓们能够随时查阅学习。”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取一些去年采用新技术后取得显着成效的村落,作为示范点,组织其他村落的百姓前往参观学习。眼见为实,这样更能增强他们对新技术的信心。”
这时,一位年轻官员站了起来,略显犹豫地说:“叶大人,加大培训力度和设立示范点确实可行,但资金方面恐怕会有些紧张。”
叶明微微点头,说道:“资金问题我已考虑过。我们可以从府库中拨出一部分款项,同时还用老办法,可以号召乡绅们进行捐助。对于捐助的乡绅,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表彰和优惠政策。”
官员们纷纷点头,认可了这个办法。
接着叶明转向负责仓储的官员,问道:“今年的种子储备情况如何?”
官员回答道:“回大人,去年丰收后,我们已储备了充足的种子,种类齐全,数量也较为充足。”
叶明点了点头,又问道:“农具的供应呢?百姓们是否能在春耕前及时购买到所需的农具?”
负责商业事务的官员说道:“目前城内的铁匠铺已开始全力打造农具,但数量仍可能无法满足全部需求。是否需要从临近州府调运一批农具?”
叶明思索片刻,说道:“调运一批农具确实是个办法,但运输需要时间。我们可以先在府内发布告示,鼓励百姓提前预订农具,以便铁匠铺能够提前安排生产。同时,官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补贴,帮助贫困百姓购买农具。”
叶明又转向负责水利的官员,问道:“灌溉水渠的检修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官员回答道:“回大人,我们已经组织人手对主要的灌溉水渠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部分地段存在淤塞和破损。目前正在安排修复工作,预计在春耕前能够完成。”
叶明严肃地说道:“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务必确保每一寸水渠都能正常运作。除了主要水渠,还要关注那些连接田间地头的小渠小沟,不能有任何疏漏。”
叶明知道,春耕需要资金支持,尤其是对于那些贫困家庭来说,缺乏启动资金是个大问题。
“今年,官府将提供春耕贷款,帮助有需要的百姓。贷款的利息要保持在合理水平,还款期限可以根据收成情况适当延长。”叶明说道。
一位官员担忧地说道:“但若百姓无法按时还款,官府的资金链可能会受到影响。”
叶明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可以在贷款文书中加入一些灵活条款,比如允许以粮食或其他农产品偿还贷款。这样既能减轻百姓的还款压力,又能确保官府的资金回笼。”
叶明在会议上明确了各位官员的职责分工:“武明堂负责整体协调与监督,确保各项筹备工作按时完成;张大人负责技术培训与推广,要深入每一个村落;”
“李大人负责种子和农具的供应,确保百姓能够及时拿到所需的物资;王大人负责灌溉设施的检查与修复,务必保障灌溉畅通;赵大人负责春耕贷款的发放与管理,要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透明。”
官员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自己的职责。
叶明严肃地说道:“春耕筹备工作关乎重大,各位大人务必认真负责,不得有丝毫懈怠。若有推诿塞责者,定将严惩不贷。”
一位年轻官员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叶知府放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确保春耕顺利进行。”
定好责任以后叶明接着问道:";郑主事,去岁收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