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绿化工程正式启动。叶明亲自到现场指导树池开挖。按照设计,每间隔五丈设一个树池,与道路平行排列。
";侯爷,挖到三尺深遇到硬层了!";一个工匠喊道。
叶明检查后发现是古旧的路基:";正好,不用再往下挖了。铺碎石吧。";
工匠们按步骤操作:先铺一层拳头大的碎石,再覆上细沙,然后砌砖墙形成树池。最内侧抹上掺了麻丝的水泥浆,增强抗裂性。每个树池底部都预埋了两根带孔的陶管,斜向下延伸至更深的地下,用来引导根系。
";这陶管上的小孔做什么用?";小李好奇地问。
";透气透水。";叶明解释,";树根会朝着有空气有水分的地方长。这些小孔能让根须被吸引到管子里,然后顺着管子往下走,而不是横着长去破坏路面。";
围观的工匠们啧啧称奇。这种导根技术在现代很常见,但在古代无异于魔法。
树池建好后,接下来是选苗。叶明坚持要三年龄的健壮树苗,而不是老赵建议的更容易成活的一年苗。
";一年苗太娇弱,经不起风吹。";叶明检查着运来的树苗,";三年苗已经有一定高度,成活后很快就能成荫。";
栽树当天,几乎半个城的百姓都来看热闹。叶明亲自示范如何正确栽植:先在树池中回填疏松的肥土,将树苗竖直放入,再分层填土压实。最关键的是要在树干周围留出浅洼,方便集水。
";记住,栽好后头三天每天浇透水,之后每旬浇一次。";叶明边示范边讲解,";等雨季来了,就可以靠天吃饭。";
百姓们看着一棵棵笔直的树苗立在崭新的道路旁,眼中满是新奇。有老人拉着孙儿的手说:";娃儿啊,等这些树长大了,你就能在树荫下娶媳妇喽!";引得众人哄笑。
然而问题很快出现。栽树后的第五天,叶明巡视时发现几棵树苗的叶子开始发黄。
";怎么回事?";他蹲下身检查土壤,发现干得开裂,";这几天没人浇水吗?";
负责的工匠惶恐道:";侯爷,按您吩咐每旬浇一次,这才第五天...";
叶明一拍脑门。他忘了考虑这个季节的干旱程度。";立刻改变计划,每三天浇一次水。另外,去把阿英叫来,我有新想法。";